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海军强国是近代以来众多国家的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1548年,为了发展渔业,为海军培养和训练水手,英国国会特地宣布每个星期三为食鱼日,而将传统的戒斋节(天主教节日,规定不食肉和鱼)修改为可以吃鱼不准吃肉。
材料二?进入十九世纪后,英国工业革命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机器制造工业部门也建立起来,钢铁和煤炭两大工业支柱发展尤为迅速,1830年产铁67.8万吨,1850年速270万吨,为法国产量的六倍。煤到1850年已为5000万吨,比法国多11倍。与此同时,英国还建立起全球交通运输网。工业革命为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不到半个世纪,英国建立起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因而成为世界霸主。
——张天?时春荣《英国工业革命与海军的发展》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食鱼日”得以形成的原因。英国“食鱼日”的推行,反映了英国政府的哪一强烈愿望?(5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英国海军发展的?(6分)
(3)英国海军强国梦的实现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原因:政府大力推行;发展渔业,培养水手和海军人才;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传统习俗。(3分)
愿望: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2分)
(2)机器制造部门的产生,推动英国造船业的发展;钢铁和煤炭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造船材料和动力燃料;全球交通运输网的建立,为远洋航行提供了便利条件。(6分)
(3)英国占据了大量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传播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答出其中三点即可)(4分)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可知,为了发展渔业,为海军培养和训练水手,英国国会特地宣布每个星期三为食鱼日;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传统的戒斋节修改为可以吃鱼不准吃肉。英国“食鱼日”的推行,反映了英国政府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的强烈愿望。
(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对推动英国海军发展的所起的作用:工业革命使机器制造工业部门建立起来;钢铁和煤炭两大工业支柱发展尤为迅速;英国还建立起全球交通运输网;工业革命为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极大地推动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
(3)工业革命使英国建立起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成为英国对外扩张、抢占殖民地的工具;英国的殖民扩张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传播了资本主义先进文明;同时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了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工业革命促进了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反映了人们更加注重明确限定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增加、中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地位提高、反对野蛮等信息,这些都发生在19世纪初的欧洲,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人们价值观的变革。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班牙、葡萄牙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错误的;西班牙、葡萄牙没有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掠夺的金银珠宝主要用于皇室的享受。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畜以及农作物带到新世界。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与此同时,美洲的特产也流向世界各地,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花生等。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到18世纪后期,“三角贸易”繁荣——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新世界,再从新世界运砂糖、烟草及白银到欧洲。
材料二?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他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他们的原料,同时供给他们必须的工业品。……(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的工业力量主要建立在纺织、煤炭和冶铁等几个旧工业部门上。这些部门的技术装备到19世纪70年代后都已陈旧落后,因此生产的增长速度相当缓慢。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
——以上材料均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500年以来世界联系加强的表现。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因素有哪些?(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两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贸易发展中英国地位的变化,并简析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6分)
参考答案:(1)世界动植物交流加强;各大洲联系加强;洲际贸易扩大。(4分)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三角贸易。(4分)
(2)由世界贸易的中心(“世界工厂”)到被多国赶超,英国丧失世界贸易垄断地位,形成多中心格局。(2分)
二工后,英国装备陈旧,没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二工多国并发,新兴工业国家出现,冲击了英国垄断地位。(4分)
(3)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动植物品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明显加快,各大洲联系加强。这一因素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新航路开辟后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2)从材料“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可以看出英国的工业地位开始被其他国家超过。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发展速度被美国德国超过。(3)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可以依据教材知识直接作答,此题较易。
点评: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对欧洲来说,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来说则给美洲印第安文明带来灭顶之灾,贩奴运动也兴起来了。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特点等,此外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发展水平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核心信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业,如电力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工业等。科学进步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据主导。因此,选择A。选项B、C、D概括的不够准确全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