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有经济学家认为: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社会生产力提高,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精神文明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打破宗教束缚,实现男女平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19世纪的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需要更多的熟练工人,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妇女逐渐进入工厂,妇女的经济地位得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民众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于是出现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的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6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1年5月1日,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召开,博览会展示了630吨大功率蒸汽机、火车头、高速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桥梁等大型模型。1853年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博览会,新大陆的主人第一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成就,附有安全装置的电梯首次亮相,赢得喝彩。1855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1862年的伦敦世博会,展出的是缝纫机、印刷机和火车等。1873年的维也纳博览会的幼力机献给了世界,首次展示了电动马达……
材料二?图9为19世纪世博会举办城市分布图(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城市举办的年份)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世界博览会展览的主要内容。(2分)
(2)举办世博会的目的之一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材料二中选两例说明之。(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国家在19世纪世博会举办中充当的角色。(6分)并说明其历史背景。(6分)
(4)据图9,简述19世纪世博会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特点。(8分)
(5)19世纪世界大宗物资的运输以水运为主,试说明欧洲水运发达的区位优势。(12分)
(6)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0分)
(7)运用实践及其基本特征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列举的世博会展示的新成果。(10分)
参考答案:
(1)主要内容:展示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或者工业产品)。(2分)
(2)1876年费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1889年巴黎世博会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6分)
(3)角色:开创者、主要举办者。(6分)
历史背景:英国率先推动和完成工业革命,欧洲工业国家众多;以英国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展海外贸易的需要;欧洲国际关系的缓和等。(6分)
(4)北半球中纬度(或北温带);(2分)大西洋两岸;(2分)沿河湖或沿海平原地带;(2分)欧美发达国家。(2分)
(5)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终年不冻;(3分)内河航运水系发达,人工运河众多,通透里程长;(3分)河流水量大,水流平稳,终年不冻;(3分)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商贸繁荣,运输量大。(3分)
(6)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2分)主要表现为: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2分)
作用:①汽压机、起重机等的出现,说明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2分)②蒸汽机、火车头、电动马达、铝制品和橡胶等的出现,说明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能源和原材料;(2分)③电梯、缝纫机等的出现,说明工业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2分)
(7)①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2分)②世界博览会展示的新成果,说明构成实践手段的工具和其他设备是客观的;(2分)③世界博览会展示的新成果,体现了改造自然的实践,就是不断地创造新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物质生活资料,进而说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3分)④世界博览会不断展示的新成果,体现了历史上每一阶段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都不相同,说明了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3分)(说明:没有分析,直接写出实践的含义和三个基本特征,最多只给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500年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
——摘自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村料二?游行队伍中有来自新南威尔士的骑兵……加拿大的轻骑兵……驻纳塔尔的皇家苏格兰龙骑兵卫队……比卡内尔的骆驼骑兵……北婆罗洲割取敌人首级做战利品的迪雅克人……香港的中国警察……马来人、僧伽罗人,以及来自尼日尔和黄金海岸的豪萨人……
——摘自《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材料三?挪罗齐在担任(印度)国大党主席时致辞说,从宪政改革走向代议制“这新的一课”,“我们是仅仅靠自由的英国文明之光在亚洲专制主义的黑暗中学到的”。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阅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崛起与哪些“制度性创新”有关?(2分)英国历史上是如何进行这些“制度性创新”的?(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发展的哪一历史阶段?推动英国走入这一历史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的崛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君主立宪制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大工厂制、灵活的经济制度;通过“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之后经过1721年活尔波尔改革、1832年议会制改革使代议制日趋成熟;通过工业革命建立大工厂制;16世纪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建立东印度公司;19世纪宣布自由贸易是英国国策、对外推行“炮舰政策”等。(8分)
(2)“日不落帝国”阶段,决定性因素是工业革命。(2分)
(3)英国崛起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将亚、非、拉美等许多地区纳入世界市场,使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世界格局为之改变;英国的崛起也把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与制度带向了世界。(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5分)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关键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1750—1850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917—1937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推动1750—1850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因素。(6分)
材料三:?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2)根据材料三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8分)
材料四: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3)面对西方文明的压力,斯大林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材料四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6分)苏联的特色工业化道路开创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是什么?(1分)
参考答案:
(1)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6分)
(2)信息1:由1793年这个事件背景可知,中、英两国外交目的不一样。(2分)
说明:英国所处资本主义阶段,目的是试图通过外交打开中国市场,而清政府仍奉行朝贡外交,说明闭关锁国。(2分)?
信息2:英国礼单有蒸汽机、棉纺机和先进的军事武器等,中国礼单主要以手工业和农产品为主。(2分)?说明:应该已进入工业文明阶段,而中国仍是农耕文明。(2分)?
(3)道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4分,答出从轻工业开始,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也可以。)
说明:17世纪初,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纺织业轻工业领域开始,1840年前后随着机器制造业建立完成。1870年前后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等重工业发展起来,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实现了工业化。(6分,看学生回答酌情给分。)
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1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二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进行描述,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回答即可。
(2)1793年英国使臣觐见中国皇帝,当时英国已经确立世界上殖民霸权国家,而中国依旧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朝贡贸易;另外从礼单内容不同说明中英两国所处的经济阶段的差别,根据我们所学得出答案。
(3)根据题干“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发展重工业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说明在当时恶劣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斯大林只能走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根据所学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包括(?)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
D.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A项与题意无关,B D两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要求,C项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也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B D。
点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以下三个重要阶段: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