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该图是中国唐代的电母形象,人类用电的梦想何时成为现实

A.19世纪初
B.19世纪中晚期
C.20世纪上半期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电的出现应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后。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北宋时,商人经常将南方的粮食、茶叶长途贩运到北方的辽和西夏,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A.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
B.缓和了宋辽、宋夏之间的关系
C.扩大了商品流通范围
D.客观上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缓和宋与辽、西夏之间关系的作法,主要是北宋统治的妥协和屈辱协约造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进一步减少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项规定对于某个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了重要的作用。这个地区的经济组织是
[? ]
A.欧洲联盟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东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下列是两侧反映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民主建设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材料二 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美,人民专政地天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说明理由。(6分)
(2)概括说明两个时期的“边区”民主建设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1)材料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具体是指什么?(2分)
(2)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 (4分)
[材料二] ?经过对建国5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两段材料皆据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3分)
(4)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 (不得照抄原文)分别概括这两个时期影响中共关于工业化道路认识的主要国际因素。? (6分)
参考答案:(1)第一个五年计划或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大办工业或大炼钢铁。? (2分)
(3)措施: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经济 技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变化:由注重工业化的速度和数量,转变为注重工业化的效益和质量。? (2分,其它表达,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国际因素:20世纪50年代;?“冷战”及两极格局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的威胁;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分,每点1分,其它表达,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知识经济的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 (2分,每点1分,答出2点即可,其它表述,
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围绕中国共产党解决和实现国家工业化过程忠的曲折探索命题。注意从材料中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注意培养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