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2分)“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精彩”与“无 奈”并存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出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在经济上的哪些意图?(4分)为此,美国对欧洲采取了什么重要的经济举措?(1分)
材料二?雅尔塔体制既是大国对战后世界所做的安排,是战后世界政治地图(如美苏势力范围划分)、政治体制(如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原则)、经济体制(WB、IMF、GATT)的总称,那么,我们据此得出的结论就应该是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即使苏联解体了,雅尔塔体制仍然在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秩序。
(据杨和平《雅尔塔体制瓦解质疑》)
(2)雅尔塔体制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2分)近年我国学术界对雅尔塔体制主要有“已经瓦解”、“依然存在”两种观点,你倾向于哪一种?试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理由。(5分)
材料三

(3)二战后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试从图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0分)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经济意图:防止欧洲经济崩溃引发美国经济衰退;(2分)实现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过渡,推动对外经济扩张。(2分)
经济举措:实施马歇尔计划。(1分)
(2)形成条件:“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2分)“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抗衡美国的政治军事大国。(2分)
观点及理由:可分三种情况作答。
观点(1分)
理由(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
雅尔塔体制没有瓦解
雅尔塔体制应包含战后世界政治地图、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大国主导欧亚政治格局的态势;联合国安理会依然按照“大国一致”原则运转;战后世界三大经济支柱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依然按照原有机制规范世界经济生活(或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没有改变关贸总协定时期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旧有格局)。
雅尔塔体制已经瓦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力量的兴起发展,使得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美国绕开联合国,借助北约发动局部战争,使联合国面临挑战;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
雅尔塔体制部分瓦解(或存在)
雅尔塔体制应包含战后世界政治地图、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苏联解体后,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政治地图已经改变;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仍然规范着世界政治经济运转。
(3)
主题
关键词
阐释
1分
每个1分,共3分
每点2分,共6分
示例:
主题:二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航天飞机、互联网。
简要阐释: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航天飞机代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深入的发展,使二战后的世界呈现出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导致美国的经济衰退”“将战时的特殊需求转变为可持续的和平经济发展的需求”反映出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在经济上的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欧洲采取的经济举措:实施马歇尔计划。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制形成的条件: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抗衡美国的政治军事大国。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3)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做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题,确定好主题,注意观点要明确;其次,要围绕主题,认真组织材料,要注意史论结合,逻辑要严密。任选一种观点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主题:二战后高科技迅猛发展。关键词:计算机、航天飞机、互联网。简要阐释:二战后,计算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航天飞机代表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广泛深入的发展,使二战后的世界呈现出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当前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
A.单极化
B.多极化
C.两极化
D.三极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当前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过渡过期,这一“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D.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新旧格局的交替既不是指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也非指地区性冲突的演变,而是指国际经济力量中心变化基础上的国际政治格局的转换。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日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外交政策高度一致
B.日本积极追随美国
C.两国是忠实的同盟
D.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指出这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及标志,结合史实说明每次变动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20世纪一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塞-华盛顿体系建立;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华盛顿会议签定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回答出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新中国成立,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可以酌情加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题解析:国家关系格局是指重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分别是20世纪初期、中期和末期,因此第一问回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的问题答题的质量与得分。这是连环试题,即变动决定下面的时间、标志、中国的国家地位三个环节,因此回答一定要慎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