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位学者对中国古代农业提出这样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牛耕和铁农具使用?②土地私有制确立?③县制出现
④重农抑商政策提出?⑤商业中心出现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在苏北农村流传着一首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判断题 公元前594年,与棱伦改革的同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鲁国实行“初税亩”
B.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
C.秦国开始了商鞅变法
D.楚国开始了吴起变法
4、判断题 以下耕作技术或农耕工具的出现,不在汉代的是
[? ]
A.曲辕犁
B.耧车
C.耦犁法
D.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摘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苏州风俗考》记载了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女工)有力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时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汉朝时江南的经济状况怎样?(4分)

(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4分)
(4)材料四雍正帝的观点是什么?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