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和亚洲独裁国家的结合,绝不会使我们在为自身生存和民主事业而昂首前进的道路上止步不前,绝不会停止我们对正为遏制它们而战斗的几乎是最后的自由民族的帮助,它们正在远离我们国门的地方抵抗侵略者。……美国人民、所有美洲国家的人民都反对绥靖主义。?
----1940年10月12日罗斯福在国会上演说
材料二?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盟国……在主要盟国中,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1945年9月22日)
材料三?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订购了不少于36亿美元的军事及后勤物资。此外,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大力扶持日本经济。据统计,仅1954~1958年年间,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援助就达4.66亿美元。
----《世界近代现代史》(人教版下册)
材料四?西欧、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美国政府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对日本“反对绥靖主义”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2)材料二中所标榜的美国占领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美国与日本关系又有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1)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物资;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增加对中国抗日的援助。
(2)所标榜目的:消除日本对美国和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实质:在东亚扩张势力,欲称霸世界。表现:美国军队以“盟军”名义占领日本;对一些日本战犯免于起诉;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3)由处置到扶持原因: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
(4)日本在经济上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原因:60年代以来日本在许多经济领域逐渐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
本题解析:解析(1)由于日本在东南亚的侵略扩张,损害了美英的利益,所以美国对日本进行了限制。主要是贸易方面的限制。
(2)战后对战败国的处理问题。日本被美国占领,但是这个占领是按美国的意愿对日本进行改造,实际上是美国世界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
(3)材料二是要首先保证消除日本对美国和世界的威胁,材料三主要是要发展日本经济,从而加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
(4)材料说明了日本和欧洲经济发展对美国造成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0年11月11日至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韩国首尔参加第五次二十国集团峰会。60多年前,奠定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三大支柱是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④世界贸易组织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D.杜鲁门主义的实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儒家的中庸、和谐思想。大意是说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彼此不相违背。A蔡元培的办学思想是兼容并包;B体现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并容;C体现的是求同存异,故三者都体现了材料和谐相处的思想。D反映的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故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双百方针”主要针对
①艺术领域?②政治领域?③经济领域?④学术领域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双百”方针指的是在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因此①④都是正确的。学术问题应当在学术领域争论,不能上升到政治和经济的高度,与政治经济无关。因此②③错误。故选A。 ?
点评:双百方针是学术艺术领域的指导思想,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此外,双百方针在实施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文艺的春天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
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
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
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