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们民族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救世之策的人。
——易中天《先秦诸子的救世之策》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孔子的“救世之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虽使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非是也。……无以孔子之定本行赏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观点。李贽的思想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试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902年)
(3)依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的观点,并列举史实加以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
(2)观点: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原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八股取士,厉行文化专制;程朱理学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思想本身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
(3)观点: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 史实:董仲舒的新儒学认为"君权神授",主张大一统,为封建专制服务;程朱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用三纲五常维护专制统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

[? ]
A.孔子? ?
B.孟子? ?
C.庄子? ?
D.韩非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 ]
A.儒家的思想
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
D.法家的思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孔子看到鲁国大夫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B.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可以看出,温家宝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生活,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故选A。BCD三项材料均体现不出。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战国百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战国百家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