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2、综合题 (22分)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中国文化与外来作物》 材料三 乾隆五十年,清廷在上谕中说:“番薯既可充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 ——《清高宗实录》 材料四 表 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
——据《清高宗实录》整理 材料五 1996—2009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单位:百万公顷) ![]() ——[美]Clive James《全球商业化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状况》 (1)据材料一,指出两汉时期外来农作物传入中原的条件。(3分) (2)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7分)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番薯“广为栽种”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据材料五,指出1996—2009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走势。(6分) (4)综合以上材料,总结影响农作物物种传播的要素。(6分) 3、选择题 据史书记载,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明朝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是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4、选择题 康熙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 |
5、综合题 (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盐、铁历来都是国家的重要物资,在汉朝也不例外,当时的大富翁大多经营这两项业务,文景帝时期吴王刘濞的一大财政收入就是煮盐。战国以后铁器成为农具的主流,具有广大的市场,因此,铁器的贩卖也具有高额利润。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开始推行对盐、铁等暴利行业的整顿和治理。汉武帝不但将其移交给了国库,还实行了国家专营。汉武帝任用桑弘羊来推行治理盐、铁经济政策,桑弘羊在盐业整顿方面,实行民间生产后由国家统一收购,然后国营统一贩卖的措施;在铁行业整顿方面,则从生产开始就由国家垄断,在全国设立了50处铁官,专门进行铁器的制造。
--------《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
材料二 桑弘羊上书汉武帝指出:“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也,特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铁器兵刃……非众庶所宜事也。往者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其轻为非亦大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原因。(4分,答到2点即可)
(2)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宗教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