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材料反映了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孰重孰轻以及社会稳定等问题,故排除B、C、D三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 (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统治者实施任何措施都是为了巩固其的统治,因此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所以答案选A。BCD也是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原因,但并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0分)中国的国际交往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后期开始,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知识介绍给中国,中国开始介绍和引进西方的科学知识,如徐光启翻译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书籍,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了哪些变化?(3分)分析这些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3分)
材料二 段祺瑞相信,“日本人既已加入(指参加一战),我若不参加,日本对青岛势必染指掠夺”,而“德国虽系当今之强国,但众怒难犯。料其难以取胜。将来协约国取得胜利,中国将成局外之人,而我国参加,那将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时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和会上有我一席之地……”
——《中国从“一战”获得多少好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段祺瑞主张参战的动机,其动机是否实现,请以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三 1944年,中外记者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清代广州的十三行是: ( )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清代广州十三行的理解。清代广州的十三行是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凡尔赛—华盛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