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从……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作为首善之区的汴京, 到周显德年间,“华夷辐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宋真宗咸平五年,曾因“京师衢巷狭隘”,加以开广,使“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按照原来的坊市制度,“京师街衢,置鼓于小楼上,以警昏晓”,可到宋神宗年间,已是“二纪以来,不闻金鼓之声”。
南宋前期的鄂州(武昌),在城外建起了南市,“沿江数万家,闾閈甚盛,列肆如栉,酒坊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
——摘自邓广铭《宋代经济史》(有删减)
材料三?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四?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跨……这真是任何诗人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
请回答:
材料一的“末”、“本”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反映的经济主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的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并说明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4)根据所学指出,清帝国“隔绝于世”在经济政策上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何后果。(4分)
2、判断题 “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对以上材料 的理解,准确的是
A.农业发展,粮食价格便宜
B.丝织品质量提高,价格上涨
C.农产品、丝织品大量投放市场
D.唐政府奖励垦荒,农业发展
3、判断题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4、判断题 ? 环绕北部湾的广东沿海地区自古以来一直在我国海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 材料二:唐宋时期,许多阿拉伯商人从海路到广东等东南沿海经商,阿拉伯商人不仅从搭乘的中国海船上学会了指南针导航技术,井把这种先进技术传到了欧洲,还把阿拉伯的伊斯兰教以及天文、医学等知识传到了中国。
? 材料三:以下是宋、明文献中有关古代海外贸易的记载:上(宋高宗)谕大臣曰:“广南市舶(指广东的海外贸易)利人甚厚,提单官(管理海关税收官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钱币),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采系年要录》
? “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岛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技艺及女工针锈,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百十万于我中土。”“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徒。”
——《中国古代史纲要》
? 材料四:顺治、康熙年间,面对以台湾等沿海岛屿为依托的郑成功等抗清武装,清廷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清军收复台湾后曾短期开放“海禁”,但不久即又恢复……,乾隆57年(1792年),英国派使臣来华交涉通商事宜,向清廷提出开放通商口岸、自由通商、租占沿海岛屿居住等要求,遭到乾隆帝的严词拒绝。乾隆帝在写给英王的谕旨中指出:“尔国所请,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材料五:乾隆帝命纪昀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欧罗巴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术,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有深意矣!”。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广东沿海地区在唐代海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概括我国古代海外贸易产生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四、五,归纳概括清政府推行“海禁”政策的原因。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角度,分析乾隆时期的“海禁”政策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严重危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是
A.翻车
B.筒车
C.灌钢法
D.水排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