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察俄国十月革命。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根据题干中的“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内容可知,当时的分歧是围绕《四月提纲》中的主张而展开的。故应选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关于十月革命的意义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C.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十月革命只是在俄国一国范围内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故不是在世界范围内,故B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都是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
C.都曾经产生了积极作用
D.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分析、比较历史概念的能力。A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不符;B项只符合“斯大林模式”; D项仅与新经济政策相符。因而,A、B、D三项不符合题意。三种经济政策在历史上都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故选C。
点评:近年来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考查多集中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的改革等内容,以选择题为主。材料解析题集中在二战后苏联的三次重大改革上。本专题的命题常常与其他专题联系起来考查,如联系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苏联的解体等。例如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的角度命题;从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经济政策方面的相互借鉴角度命题;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留下的经验教训角度命题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建立在
A.英国伦敦
B.法国巴黎
C.俄国彼得格勒
D.苏联莫斯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破裂。”上述材料中的描述比较符合战后初期哪两个国家的关系( )
A.美英
B.英法
C.中苏
D.美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二战结束前后美苏关系变化的特点。二战中美苏是盟国,但二战后两国同盟关系破裂。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