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
[? ]
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
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
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材料一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荀子?王制》?
材料二?明清之际的民本思想家不是站在君的立场上调和君民关系,而是站在民的立场上批判君民关系的颠倒,……这种民本思想,虽然还没有走到否定君权存在的必要,提不出一个建设民主国家的方案,因而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但他们已提出了民权的问题,并以此批判君权。?
——张祥浩《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康有为“托古改制”,把作为变法理论依据的进化论,与古老的公羊三世说揉合在一起,把改制的核心内容——君主立宪,与传统的民本主义食二为一。他从传统的民本思想,引伸民权思想的“大义”。?
——刘向平《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演化及对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怎样发展民本思想的,且具有什么意义及局限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思想的内容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对近代中国政治和思想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材料分析,上述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民本(或君舟民水);君主要施“仁爱”。
(2)提出民权;批判君权。意义: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影响。局限性:未提出新制度的建设方案;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思想(仍属于传统儒家思想范畴)。
(3)内容: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特点:“托古改制”,将传统儒家民本思想与西方思想相结合。影响: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民主进程(推动了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
(4)贯穿民本思想;不断继承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最正确的评价是?
[? ]
A、都是进步思想
B、都是片面的
C、都阻碍历史进步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A.文化运动
B.社会变革
C.思想解放运动
D.学术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