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雅尔塔体系形成后,与“冷战”格局一起成为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两条主线,即合作主线和对抗主线。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尔塔体系的基础是大国合作,它主要是通过雅尔塔体系所创立的“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策”的表决程序来实现的。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冷战”结束后,全球化进程加快,所谓“全球化”,并不是一体化,而是指“强化了的”国际间的“相互依存”。世界各国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雅尔塔体系的重要支柱——联合国无论是在“冷战”结束前还是在“冷战”结束后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主要机构仍然存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雅尔塔体系是“冷战”的根源,“冷战”是由雅尔塔体系造成的。“冷战”之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并没有崩溃,据材料一说明其依据。(6分)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6分)
参考答案:(1)大国合作保卫战后和平的机制没有改变(2分);雅尔塔体系确立的国际秩序仍然存在(2分);雅尔塔体系中的国际机制仍在,其支柱——联合国在不断完善并发挥着巨大作用(2分)。
(2)雅尔塔体系是美苏两国因交易和对立而暂时妥协的结果。随着实力对比的变化及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的推动下,两国大搞军备竞赛(2分),积极插手世界各地事务,导致了大量局部战争的爆发(2分),世界处于核战争的恐怖之中(2分)。因此雅尔塔体系是美苏冷战的必然产物,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
本题解析:(1)第一问,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的理解“雅尔塔体系”的特点,正确理解雅尔塔体系的重要影响。雅尔塔体系解体后,大国合作主导世界的格局特点没有改变,二战后的国际格局并没有被新的世界格局所代替,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组织都没有废除。
(2)第二问,材料二中的观点是作者认为雅尔塔体系是“冷战”的根源,冷战之下难以有和平存在,所以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当代的历史事件来证明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冷战只是在欧洲的美苏对抗,热战在亚非的总局地区进行,并且在冷战下美苏两国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面临着核大战的威胁,所以这就证明了材料中作者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其基本特征是
[? ]
A.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货币挂钩
B.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C.美元与黄金挂钩,黄金与英镑挂钩
D.美元与白银挂钩,白银与黄金挂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他所指的是?
[?]
A.遏制理论的提出?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集团的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曾对某事件发表评论时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他所评论的是
A.苏联成立“华约”组织
B.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处下锋
C.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D.苏联从古巴撤走战略导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 赫鲁晓夫的退让”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赫鲁晓夫1962年在古巴导弹危机后从古巴撤走了自己建立的中程导弹。故选D。A项是在1955年成立;B项与材料无关;C项是明显在材料表明的时间之前。
点评:因为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遭到了美国的反对,引起了严重的海上对峙,核战争一触即发。最终赫鲁晓夫的退让了一步,撤出在古巴的导弹,平息了该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时期最接近核战争的一次战略冒险。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