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大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农本思想。自古以来,中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农本思想深入人心,由此形成一系列与农有关的思想,正如题干所描述的那样。分析选项,A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共同之处叙述错误的是( ) |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儒学经过董仲舒的改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朱熹的理学也成为了官方哲学。朱熹也推崇唯心主义,认为先理后气,气由心生。A、B、C三项是二者的相同点,D项是程朱理学的特点。故选D 。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 董仲舒;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 朱熹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孔子核心思想是“仁”,这种思想
①包含了孔子对百姓的爱护 ? ? ?②包含了民本思想
③是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和伦理观 ?④在当时受到普遍认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每个选项包含了三个被选项,也就是说只要排除四句话中的一句,就可以正确选择。而本题中的④明显错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因此他的“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可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惟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
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的不同。观点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大国? 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董仲舒的思? 想适应了汉武帝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 的需要。?
(2 )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 出不以孔子的言沦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 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
(3 )儒家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自明朝以后,逐渐僵化保守,?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希腊、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