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9月)
材料二 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 (1928年11月)
材料三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不同:布哈林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主张放慢发展速度;斯大林强调从当时国内外实际情况出发,主张加速发展工业。
(2)从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实际出发,调整和处理好农、轻、重关系,统筹兼顾,不断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之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 )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征集制忽视商品货币关系,侵犯了农民的利益。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揭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序幕,并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的苏联领导人是
[? ]
A.勃列日涅夫
B.戈尔巴乔夫
C.赫鲁晓夫
D.叶利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乘机对外扩张
B.各国实行极权统治,稳定资本主义
C.更多地运用科技成就,榨取相对剩余价值
D.迫使政府进行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经济危机中,为保存资本主义的正常秩序,以罗斯福总统为代表,各国大力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成为20世纪50—70年代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外扩张,只能导致战争,它不是“机遇”,而是“灾难”。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了不少的粮食。按照当时的规定,这些余粮( )
A.应无偿上缴国家
B.只能由政府收购
C.可以限量交易
D.农民完全有权自由支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22年可以知道当时在苏俄已经实施新经济政策,按照规定余粮收集制被固定的粮食税制所取代,即余粮可由农民自由支配,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