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2001年起,俄罗斯各地逐渐兴起一股重塑列宁、斯大林雕像的浪潮,重建费用几乎都是由老百姓自掏腰包,特别是俄罗斯“最资本主义”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尤其积极踊跃对此认识最准确的是
A.是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怀念
B.是对苏联历史客观评价与认识的产物
C.是对俄罗斯曾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否定
D.是重振大国地位的对外宣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俄罗斯人正视现实,对苏联历史进行客观评价,促使题干所述现象的产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的以下言论:
材料一:在美国,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马隆《杰变进及其时代》
材料二: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
—彼得森《杰变进作品选》?
材料三:知识就是力圣,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
—梅奥《杰哭进自述》
材料四:(杰斐逊在连任两居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邓博尔《杰变进政治著作选》
请回答:
上述言论反映了哪些重要观点?据此,对杰斐逊作一个简短的评价。
参考答案:反映的观点:人民主权(或“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或人权平等)、提倡科学知识、反对终身制或长期当政。
评价:杰斐逊是关心国家和社会、不贪恋权位的民主主义者。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和归纳、概括能力及运用材料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前一问重在归纳、概括每则材料的核心思想(主要观点);后一问重在结合材料公正地评价杰斐逊的个人品质。解答时要结合杰斐逊的生活年代和美国的社会状况,坚持论从史出,作出公正合理的概括和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反映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国际关系格局趋向多极化的是
A.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D.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进程中广大发展中国家给以了重大支持和帮助,这表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和美国孤立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自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对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有力冲击,多极化趋势日趋形成,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均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期,多极化趋势还未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大力支持
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外交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A项是错误的;“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与中国票数的增长没有直接关系。其它选项是正确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他从30岁左右开始授徒讲学,开创了儒家学派。”从这段简介中可知,儒家学派产生于(?)
A.公元前6世纪后期
B.公元前5世纪后期
C.公元前6世纪前期
D.公元前4世纪后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历史的基本的知识,时间的计算问题。从孔子生活的年代可以看出,其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后期到公元前5世纪前期。在他30岁左右开始讲学,应该是在公元前520年左右,故选A。其它时间均不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基础的知识,但是学生对此并不是十分明白。举例说明,公元前2年应是公元前1世纪末期,公元前102年应是公元前2世纪末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