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首先,解答本题关键是图片出处“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这里隐含了图片最主要的事件关系“1953年”。其次,从图片背景可知图片存在的空间关系是在农村。再次,把“1953年”与“农村”结合起来,并再认教材相关知识: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见这个“社”是指农业生产合作社,故答案为A。B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项是在1958年;D项是在1978年之后。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对农业的改造。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对农业的改造主要是通过实行建立公有制经济,建立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的。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一五计划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都需要掌握,知道这一时期执行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并举的路线。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看下面的材料
?
| 美国
| 苏联
| 日本
| 欧洲(德法英意)
| 中国
|
1970年
| 1 038 300(1)
| 433 412(2)
| 202 968(4)
| 619 999
| 91 506(8)
|
1979年
| 2 562 200(1)
| 901 616(3)
| 1 007 173(2)
| 2 264 188
| 263 190(8)
|
*各国 (地区)生产总值(世界排名,欧洲四国各占一名次):亿美元,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
|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欧洲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
B.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C.苏联大国地位严重削弱
D.中国GDP地位没变,主要原因是受“文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1979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来看,欧洲生产总值突增,一体化成效显著;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严重阻滞了经济的发展。从材料中苏联的生产总值以及世界排名来看,苏联在1979年并没有严重削弱,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
观察以上三幅反映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经济建设成就的地图。
请回答:
(1)图一反映出的经济建设成就有何特点?取得这些成就的条件有哪些?
(2)图二与图一相比,经济建设成就有何新特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
(3)图三反映出一种怎样的经济建设格局?形成这一格局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4)通过上述三幅图的时代特征,概据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1)特点: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东北成为重工业基地。
条件: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订;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苏联的援建;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
(2)特点:能源(石油)建设和国防科技成就突出。
原因:周恩来等老干部和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人的艰苦奋斗。
(3)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条件: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4)探索中曲折前进,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
本题解析:
内容说明:本题及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五章“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第七章“文革”时期的建设成就和第八章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成就等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应相互比较、相互印证、归纳特点、探究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不能说明?
时期
| 所送的嫁妆
|
20世纪80年代
| 被褥、“红包被”、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
21世纪初
| 被褥、“红包被”、高档组合家具、名牌手表、笔记本电脑、汽车
|
A. 嫁妆保留了传统特色,体现了时代特色? B.嫁妆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C.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D.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送嫁妆”说明仍保留我国传统的婚礼风俗,故A项说法正确;通过表格中的统计,可以得出B项说法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这种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因此C项说法正确;排除ABC后,因此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为了奠定工业基础;为了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为了巩固国防;借鉴苏联经验;为了实现工业化。
本题解析:有关于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一五”计划优先 发展重 工业的原因,的问题,首先需要分析“一五计划”提出时的社会背景,当时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来说十分的不利,而重工业又是关系到国防建设的关键,所以依据这个原则来分析归纳即可。有关于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的影响的问题,可以依据教材对此问题的阐述来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