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 ]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2、选择题 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经济史的两组资料。
组别
| 史料
| 史论
|
第 一 组
| (松江)“里媪(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日复抱纱以出”。(摘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松江部)
| 史论1:反映了当时传统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和侵蚀。 史论2:这种市场与生产技术分离,是中国纺织技术自14世纪后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之一。
|
第 二 组
| “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要会》卷八六)
|
|
①唐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人获利丰厚 ②唐朝官员存在仗势从商业中获利现象
③唐朝政府严格控制中高级官吏经商 ④唐朝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
3、判断题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这表明他主张?
[? ]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 ?
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
4、选择题 汉武帝元狩五年规定“敢私铸铁器卖盐,钛左趾(在左脚趾挂上6斤重的铁钳),没入其器物。”这项政策有利于
①加强中央集权 ②促进商业发展 ③增强国家财力 ④稳定市场物价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