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确实是一位工作勤勉的君主。她通常从早晨7点半开始工作,每天要批阅数十种文件。在白金汉宫,她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每晚都是最后一个熄灭的。但据英国2005年11月公布的民意测验显示,王室的支持率已从1983年的65%降至32%。只有20%的年轻人认为王室对英国仍具有重要性。换句话说,王室的存在已没有多少意义。据报道,许多英国人对王室的奢侈、远离公众及种种脱离现代社会的陈规陋习颇为反感。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英国的君主没有实权,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英国的君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1)有必要。(2)理由:因为尽管英王权力十分有限,而且存在种种问题。但还是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按照英国的宪法原理,英国的议会、内阁、法院都从属于国王。尽管这些只是形式上、程序上的问题,但离开这些,则议会、内阁和法院就无法正常活动。英王还有利于维系全球性的英联邦,因为大多数的英联邦成员国拥戴英王为元首,如果不保留英王,则没有这么大的维系力量;也有利于免除选举国家元首的困扰,因为英国国王的王位是世袭继承的,不会产生选举国家元首的麻烦;有利于分担礼仪性国事活动,提供政治上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有利于解决政党纠纷,调和阶级矛盾。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让学生了解英国国王的作用。除了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外,还应联系英国的国情来具体分析、组织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领导内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国王是国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国王作为英联邦的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因此选B
点评:注意归纳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规律: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英国和美国分别是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两者在政体上的相同之处是
①国家元首都拥有实权②都实行权利制衡的原则③都实行选举和议会立法④都实行司法独立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① 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 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 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 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近代民族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的权利来源发生了变化。其变化是
A.由议会变为内阁
B.由上帝变为议会
C.由上帝变为国民
D.由上帝变为辉格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和军权。结果:后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A不对,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C不对,与《权利法案》内容不符;D不对,辉格党从属于议会。
点评:《权利法案》的意义:①封建朝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制约。②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决策,从而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③从法律上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使资产阶级统治进一步确立起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