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围更广,规模更大”是指中国瓷器对外出口更多更广,这应该是由于明清时期,西欧国家已经开辟了新航路,这使得欧洲、美洲和非洲都可以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尽管中国实行闭关政策,但是并不是禁绝,故可以出现题干中出现的现象,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美国史学家麦克尼尔认为,在公元1000—1500年,中国文明的发扬光大,使中国的文化、财富和力量达到了新的水平,具有世界中心的地位。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事实是,中国在这一时期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①开始出现国际性大都会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时间是公元618年~907年,长安等城市就是;④白银成为流通货币,发生在明朝,时间是1368-1644;②③发生在宋元时期,宋朝960-1127-1279;元朝时间是1206-1368.所以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元时期的商业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解体”指的是()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出现手工工厂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变大
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20分)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艰难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1)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依据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分析作者裴钰为什么认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分)
(3)材料三中“科学”的含义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三分析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依据: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的门户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战争惊醒了部分中国人,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探求新知,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3分,或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矛盾、斗争目标和思想文化等任选三个方面说明亦可)
原因:明朝中后期我国手工业以及商品经济发展;江南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4分)
(2)特点:主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民间资本以轻工业为主,政府投资侧重于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4分)
成因:工业革命后东西方差距拉大(或答东西方差距的表现也可);受列强侵略的影响;民间资本不足。(3分,回答其中两点即可)
(3)含义: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答理性观念、进化论亦可得分)(2分)
因素: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4分)
本题解析:(1)考察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近代化的表现来回答,政治上中国闭关锁国的门户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思想上战争惊醒了部分中国人,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探求新知,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结合所学知识,明中叶后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被认为近代文明的开始。(2)考察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能力,从材料“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得出答案;原因可从时代背景出发,列强的侵华、民间资本少等回答。(3)结合材料可知科学为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从材料“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可以分析民主与科学发展缓慢的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讥焉。?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春秋?公羊传》?
材料三?季康子欲以田赋(以田出赋),使冉有访诸仲 ?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冉有名)来,女不闻乎?先 ?王制土,籍田以力……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指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苟:急)而赋,又 ?何访焉!”?
——《国语?鲁语下》
材料四 管子(管仲)对曰:“相地而衰征(衰征:有等差 ?的征课),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请回答: ?
(1)简释材料一中“初税亩”的含义。出现这一赋税政 ?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初税亩”最初在哪里实行?实施“初税亩”的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客观后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仲尼是谁?他对季康子的主张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释材料四中“相地而衰征”的含义。出现这一赋税政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含义:“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原因:周王室衰微,吏治败坏;私田大量出现;为增强鲁国的实力。
(2)鲁国。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客观后果: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有利于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3)井田制。孔子。态度:反对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田赋的办法。
(4)含义:按土地的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数量不等的田赋。原因:私田大量出现;为了增强齐国的实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大众传媒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