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选择题 美国史学家麦克尼尔认为,在公元1000—1500年,中国文明的发扬光大,使中国的文化、财富和力量达到了新的水平,具有世界中心的地位。能为此观点提供佐证的事实是,中国在这一时期 |
3、选择题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加快解体。“解体”指的是()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出现手工工厂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变大
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4、综合题 (20分)在探索近代化的道路上,我国走过艰难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1)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依据是什么?(3分)结合所学,分析作者裴钰为什么认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3分)
(3)材料三中“科学”的含义是什么?(2分)依据材料三分析阻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因素是什么?(4分)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故鲁宣公“初税亩”,《春秋》讥焉。?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春秋?公羊传》?
材料三?季康子欲以田赋(以田出赋),使冉有访诸仲 ?尼,仲尼不对。私于冉有曰:“求(冉有名)来,女不闻乎?先 ?王制土,籍田以力……先王以为足。若子季孙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指籍田之法)矣;若欲犯法,则苟(苟:急)而赋,又 ?何访焉!”?
——《国语?鲁语下》
材料四 管子(管仲)对曰:“相地而衰征(衰征:有等差 ?的征课),则民不移。”?
——《国语?齐语》?
请回答: ?
(1)简释材料一中“初税亩”的含义。出现这一赋税政 ?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初税亩”最初在哪里实行?实施“初税亩”的目的是什么?带来的客观后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先王制土,籍田以力”实行的是什么土地制度?仲尼是谁?他对季康子的主张态度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释材料四中“相地而衰征”的含义。出现这一赋税政策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大众传媒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