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分别是宋朝的陆九渊和二程、朱熹,他们都是我国的儒学大师。陆九渊和其他三人的学说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B.“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C.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相联系
D.宇宙便是吾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陆九渊是南宋的心学大师,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观点,而其他三人并不是心学的代表。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军机处内景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从政治上看,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三在社会制度、组织原则方面的不同点。
(3)试分析造成材料二、三实践结果差异的政治原因,从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答案:(1)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2)社会制度:材料二是资本主义制度,材料三是社会主义制度;组织原则:材料二是三权分立,材料三是民主集中制。
(3)材料二:资产阶级具有软弱、妥协性,辛亥革命未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或民族独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4)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从古到今的法制法制历程,以及对当今的我们又和借鉴,进而总结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问答题(10分)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儒家思想里包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等著名的观点,这两个观点是那两位思想家最早提出的?(2分)
(2)西汉时期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儒家发展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过程中作出最大贡献的儒家思想家是谁?汉武帝采纳他的什么的思想主张?(2分)
(3)宋明时儒学有怎样的新发展?写出朱熹的思想主张?(2分)
(4)明清时期出现了三个思想家,他们参加过抗清斗争,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并回答他们在政治上的共同主张?(4分)
参考答案:(1)孟子、荀子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儒学发展为理学,内容见教材
(4)黄、顾、王;主张:反对君主独裁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对下图现象的误读是

A.反全球化运动内含着对全球化秩序性的追求
B.反全球化运动将推动世界的合理发展
C.反全球化运动存有非理性的一面
D.反全球化运动将阻滞全球化进程,反对全球化的示威人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
A.“竞尚洋装”
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C.西餐馆的出现
D.西式洋房的出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断发”带有反清色彩,而不缠足运动则是维新派发起的反对封建陋习的运动,带有一种资产阶级改良色彩,所以说“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