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②不对,都是关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分封诸侯拱卫中央,西汉实行郡国并行,通过郡县和封国并存以拱卫中央。③正确,唐朝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④明朝废除丞相,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因此选D。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承德外八庙中的小布达拉宫位于承德避暑山庄的正南方。下图是小布达拉宫门口的一只威风凛凛的石象,但大象的腿却是跪着的。对此现象的理解最接近事实的应该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承德避暑山庄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避暑山庄兴建后,清帝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在此处理军政要事,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这里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重要遗迹和重要文物,成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最后形成的历史见证。大象正对着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应该表示对皇权的臣服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秦始皇当时的“中国梦”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作为皇帝,其主要梦想是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B项不全面;C项是隋唐时期的;D项是明朝。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28分)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8分)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6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
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6分)并分析其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
(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
(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本题解析:(1)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的政治制度的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可知汉初实行了皇帝制度;材料中还提到“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可知汉初采取了三公九卿制;从材料中“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可知汉初实行了郡县制。而这些制度都是在秦朝就已经确立和实行的制度,故渊源是“汉承秦制”。(2)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结果的了解掌握。从材料的第一句话“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可知
刘邦为了避免汉朝像秦朝一样二世而亡,采取了分封王侯的制度;材料的后半部分叙述了受封的诸侯王和
列侯在其封地上有两大特权,“自置吏、得赋敛”,即诸侯王和列侯在封地上可以任命官吏和收取赋税。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王的权利过大,后来严重威胁中央集权。(3)此问考查了学生分析和解读材料、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对推恩令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材料中“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可知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材料中对谋反的诸侯王实行“国除为郡”的措施,即将犯法诸侯王的封地改为郡县;从材料的最后一句,可知采取了颁布律令限制诸侯王的措施。这些措施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意义在于消除地方割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材料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菱缩的状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图示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何作用?(6分)
(2)古希腊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希腊民主的特征是什么?(4分)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运行机制对后世的借鉴之处。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秦朝、元朝(2分)三省六部制(2分)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4分)
(2)人民主权,轮番而至(4分)任期、选举、比例代表(6分)
(3)议会或国会权利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分散权力,且权力间互相制约;政府权力相对萎缩。(4分,答出两点即可)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产阶级经济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第(1)小问中的第一问根据图示一中“皇帝”、“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可以判断,这是“三公九卿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其创立在“秦朝”;根据图示三中“行中书省”可知这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第二问根据图示中“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可知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其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第(2)小问中的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民主的特征是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第二问从材料中“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 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可知,古希腊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制、比例代表制、任期制对我们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仍借鉴意义。第(3)问中第一问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可主要从权力的分配上分析;第二问中的影响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
点评:对于政治民主化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重点考查话题,命题的角度主要集中在中国由专制向民主的发展历程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另外,对于民主政治的考查,除关注其发展历程外,还要注意政治民主建设与法制、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把握每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