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如果你在清朝前期巡游江苏,不可能看到的景像是? (? )
A.苏北农村种植了棉花
B.苏州有较大规模的丝织工场
C.苏南有工商业市镇
D.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外国商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末,在江南部分地区的部分行业里,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典型的如苏州的丝织工场,由于棉花的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但是由于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市场上不可能流通大量的外国商品。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农历,即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晓市
B.村落
C.草市
D.夜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关键词“农历”、“当地赶集”、“宋代”,依据所学可判断出“墟”应是宋代农村的集市,因此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均与题意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草市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10分)

材料二 :佛山俗善鼓铸,其为镬(锅) ……以轻杖敲之如木者良。良以质坚……以其薄而尤滑, 既精,工法又熟也。?
――屈大钧《广东新语》
材料三:1731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查雍正七、八、九年(1729-—1731年),夷船出口,每船所买铁锅,少者自一百连、二三百连不等,多者至五百连,并有至一千连者……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
——《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请回答 :
(1)例举出古代冶铁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技术。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生产方式有何突出变化 ?(4分)
(2) 据材料二归纳佛山铁器生产的特点 ?(3分)
(3) 据材料三,分析清政府对铁器出口的政策,并加以评论。(3分)
参考答案:(1)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炉温;北宋以后用焦炭为燃料。变化: 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规模大,产量高,技术高超质量好,市场广。
(3)反映出闭关自守和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它限制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对冶铸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中国的传统手工业和世界隔绝,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掌握状况。根据所学知识,例举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成就比较简单;我国古代冶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生产方式的突出变化: 明代中后期,出现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从材料“佛山俗善鼓铸,其为镬(锅)”“以轻杖敲之如木者良”“良以质坚……以其薄而尤滑”“既精,工法又熟也”可以归纳出佛山铁器生产的特点:规模大,产量高,技术高超质量好,市场广。
(3)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定例,铁器不许出境货卖,而洋船私带,禁止尤严”“应请照废铁之例,一体严禁”可以看出清政府对铁器出口的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对于闭关自守政策的评价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大大提高冶铁效率,反映我国古代冶铁水平领先世界的发明是
A.水排
B.铁铧犁
C.筒车
D.耧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联系史实可知,A.水排鼓风用,符合题意;B.铁铧犁、C.筒车、D.耧车,以上为农业耕作或灌溉工具。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产生的影响
A.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结合日益密切
B.促进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使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冲破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明清私营手工业的生产中,商品生产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它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