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的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技术推广到闽粤江南地区是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2、选择题 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②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③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3、判断题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
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
D.国家面临边疆危机
4、判断题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
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
5、判断题 《礼记.典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性质是(?)
A.家庭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