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以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包括纽扣物价这样的小事情。价格的统一,说明了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长期的内战和干涉对有关的所有党派都是一场灾难。它使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沿岸的俄国农村的土地荒废,使俄国人民大批死于战祸、饥饿和疾病。同样严重的是新成立的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关系恶习化了。苏联领导人怀有的“被资本主义包围”这种马克思主义的担心进一步加深,而西方政治家则对? 1919年建立的共产国际的无用的宣言过于认真。这种相互的不信任既深刻又持久,因此毒化了随后十年的国际关系。
——《全球通史》
? 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苏俄面临怎样的内外形势?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新经济政策意味着“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一,概括说明材料二中列宁采取的经济政策及其对苏俄的重大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列宁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外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封锁。原因: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
(2)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
(4)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和形势采取灵活的政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其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情表明
①德日操纵国联? ②英法“绥靖”意图? ③国联宗旨形同虚设?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意大利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英法操纵国联,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国联形同虚设。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为?改变材料中的状况,苏俄(联)政府实行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哪项决定更具有策略性
A.通过《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B.选举产生人民委员会
C.通过《 土地法令 》
D.通过 《 和平法令 》 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关键是理解“策略性”的含义。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以巩固政权和加快经济建设,而最大的阻碍就是“一战”的重负,必须退出世界大战来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