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朝后期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19世纪末康有为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这三种观点在本质上
[? ]
A.自相矛盾
B.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C.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思潮
C.新文化运动
D.马克思主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1年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驻外外交官郭嵩焘去世120周年。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其
[? ]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C.认为造船、制器并不重要
D.赞扬西方技术先进,排斥其文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 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上,我国历史上从汉朝至清朝几个朝代都有不同表现。阅读下列几段话,回答问题。
汉唐虽然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决不介怀。
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中国近代前期,西方科技文化不断涌入中国(“西学东渐”),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
(1)汉唐与清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元时期,科技文化“中学西传”有哪些具体表现?分别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出现“西学东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态度:汉唐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清代排斥外来文化。影响:汉唐: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大发展,为汉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清代:阻断了中外文化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落后。
(2)①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②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为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③元朝时,我国的火药武器也传入了欧洲,对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
(3)①19世纪上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东方从属于西方。②中国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③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