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英国成为世界霸主?②工业革命?③殖民掠夺?④奴隶贸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6—17世纪”,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6---17世纪英国进行了广泛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贵金属,大量黄金白银的流入,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工人工资开始大幅上升。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是在17世纪后期打败荷兰后;②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改革选举制度,除先后大幅放宽选举人的限制,也调整了选区。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A.圈地运动
B.工业革命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政党政治完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中
B.殖民扩张过程中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这种经济思想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所以答案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前半叶,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英国,自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当时的英国在世界工业中一马当先。同时资本的高速聚集和运作,英国也成为当时欧洲金融的中心。这些因素触发了英国将在世界舞台上演绎主角的欲望。……成立于1754年的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历来承担国家展览会的组织工作,担任皇家艺术协会主席的阿尔伯特亲王具有一种与传统理念所不同的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1849年,艺术协会开始酝酿筹划规模更大的博览会时,阿尔伯特提出要求“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展品要有外国产品参加”的设想,要求能在伦敦海德公园中找到最好的展览场地,以举办一届规模宏大的世界博览会。……“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注: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于1851年在伦敦举行)
——《水晶宫的魅力——1851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纪实》
(1)根据材料归纳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有哪些?(6分)
材料二? 1900年4月,巴黎万图博览会开幕,这是巴黎第三次举办博览会,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九届博览会,参观者达4000万人,被称为“世纪之总”。本次博览会上展示了西方社会19世纪的技术成就,以产业革命为龙头的世博会由此达到最高潮。但这也是世博会渐渐走向衰落的一个转折点,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再也没有重现过如此的辉煌。
——《世博,人类的聚会——世界博览会历程回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在整个20世纪前半期,再也没有重现过如此辉煌”的原因有哪些。(6分)?
材料三?(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是原子球,它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当时比利时是欧洲共同体的发起国之一,布鲁塞尔被称为“西欧的首都”。时的欧共体拥有9个成员国,而比利时国内也划分为9个省。因此原子球象征着比利时国家和西欧各国团结、联合的标志。……经历了二战后,每个人对原子概念都有了新的认识,原子球体现了时代的主体意识……
——《原子球,人道主义的光芒——记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3)“经历了二战后,每个人对原子概念都有了新的认识,”其历史含义是什么?原子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体意识?(4分)?
材料四? 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也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的博览会。

(4)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上海世界博览会体现了哪些时代理念?(2分)
参考答案:(1)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英国伦敦是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英国政府的支持及阿乐伯特的精心组织(6分)
(2) “一战”给各国经济的巨大破坏;1929-1933年经济危机阻碍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二战”使经济遭受沉重打击。(6分)
(3)历史含义:二战中,美国首先使用原子弹,使人们对原子能有了直接的认识。(2分)时代主题意识:欧洲的团结和联合;人类如何和平利用原子能。(2分)
(4)城市的发展需要和谐共生;城市的发展需要以人为本。(2分)
本题解析:(1)主要是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发展迅速,具备了办世博会的条件。(2)要联系20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回答,如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等。(3)对原子武器的认识主要应该从二战后期美国对日本的使用进行分析,材料中的原子球体现的是和平、团结的内涵。(4)上海世博会主要体现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点评: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博会诞生。世博会成为了展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一扇窗口。世博会的召开来源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机。原子武器的使用即能说明这一点。58年世博会向人们展示的是和平利用院子能的理念,而我们上海世博会则是展示的和谐、以人为本的理念。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本协会得知,当男女纺工因收获而在田间的时候,毛织品、麻织品和棉织品的制造者们便很难找到足够数量的工人,以便能够继续交给织工去做。由于这部分的制造缺乏必要的速度,因为商人订货的交付往往延迟,致使商人、制造者以及一般人民都受到很大的损害。
——(英国)《鼓励工艺、制造和工业协会1761年发表的文告》
材料二?棉纺织业的勃兴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在英国工业化的最初阶段,没有别的工业的重要性堪与棉纺织业相比……其他工业随同棉纺织工业上升,也随着它的崩溃而下跌,这个局面一直维持到二十世纪。……即便棉纺织业对机械化的高涨和对大型冶金企业的兴起没有直接起到巨大作用,棉纺织工业的利润无疑为工业化支付了第一批账单。
——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在1700年时,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基地是印度。然而到1860年,印度的织布工业就已无法同英国的竞争抗衡了,……查尔斯·屈维廉爵士曾说:“印度的曼彻斯特(达卡,印度的纺织业中心)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变成了一个非常贫穷而狭小的城镇。”……到19世纪中叶,英国爆发的工业革命使之生产出大量价格十分低廉的商品,致使全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区的工厂遭受了与纺织业同样的命运。
——约翰·R. 麦克尼尔《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棉纺业出现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人为解决这些“困境”采用了什么方法?请举两例说明。(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棉纺织业的兴起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重要作用。(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英国角度分析“印度的织布工业就已无法同英国的竞争抗衡”的原因。说明当时印度的经济出现什么状况?(4分)
参考答案:(1)困境:劳动力不足;效率低下。(任答一点得1分)
方法:发明机器。(1分)
史实: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瓦特改良蒸汽机。(任答两点给2分)
(2)作用: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并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或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或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2分)
(3)原因:英国的棉纺织品物美价廉(工业革命);英国的殖民扩张。(2分)
状况:印度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民族纺织业遭到破坏。(2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当时在纺织业等部门出现找不到的足够多的工人以至于不能按时交货的情况,可结合这样的认识进行概括。英国对此进行了技术革新,采用机器生产。出现了珍妮纺纱机等机器(2)材料第一句话就交代了棉纺织业的进步对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棉纺织业的推动作用依然很明显。(3)印度是手工劳动,无法抵御工业革命的冲击。印度当时的经济和近代中国的一样,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传统手工业遭到巨大地破坏。
点评:工业革命是在社会对技术的需求急剧增大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技术领域里的变革。纺织业在这场技术革新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国的棉纺织业的巨大地成就有力的冲击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传统纺织业,印度就是典型的例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