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事,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①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④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托列举项再现史实时间后运用首尾判断法:③为 1953 年初,时间最早;④为 1956 年底,时间最晚。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周文化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能力。通过对春秋、战国文化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得知,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是法家,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慧能的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内心对于佛的认识和理解,与陆王心学的主张相似,“心外无佛,即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正式开幕。1月28日上午,顾维钧代表中国在“十人会”上就山东问题发言。他从历史、文化、经济、战略诸方面有力地阐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也不容争辩的领土,并直截了当地提出“根据和会承认的民族主义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中国有权收回(山东被占的)那些领土”,“中国代表团相信,和会在考虑处置胶州租借地及德国在山东的其他权益时,会充分重视中国的根本和崇高的权利,即政治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权利,以及中国对世界和平的真诚愿望”。
从5月上旬起,顾维钧与美国、法国等代表团积极交涉,力求中国能在不承认山东问题条款的前提下签订和约。5月底,中国代表团因内部意见不一而呈停顿状态后,顾维钧勇敢地挑起代表中国的重任,成为代表团实际上的主持人。6月28日,对德和约举行签字仪式,在列强拒绝中国保留签字的要求,而北京政府又无指示的情况下"顾维钧果断做出拒签和约的决定。这一举动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也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与列强交涉中“始争终让”的惯例,成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一块醒目的界标。
——摘编自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七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维钧力争山东主权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韵外交立场作出简要评价。(6分)
参考答案:
(1)背景: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占领山东;一战结束,德国战败;中国因对德宣战成为战胜国;巴黎和会召开;日本要求和会同意将德国在山东的主权转让给日本。(9分)
(2)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顺应民心,应充分予以肯定。(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中“中国有权收回(山东被占的)那些领土”以及“顾维钧与美国、法国等代表团积极交涉,力求中国能在不承认山东问题条款的前提下签订和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日本侵占中国山东过程以及一战等角度思考作答。第(2)中从材料二中“。这一举动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也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与列强交涉中“始争终让”的惯例,成为近代中国外交史上一块醒目的界标。”的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利益角度归结答案。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在日本和朝鲜的中国文化研究领域,有所谓的“朱子学”学派。这表明(?)
A.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朝鲜、日本,产生了较大影响
B.程朱理学也成了日本和朝鲜的“国学”
C.《四书章句集注》是朝鲜和日本的教科书
D.朱子学就是阳明学和闽派的代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朱子学于13世纪20年代就开始传入与中国邻近的日本、朝鲜及越南等国,朱子学在传入后不久便融入了当地文化。14世纪至16世纪,日本出现了专门研究朱子学的儒家学派。后来江户时代的德川幕府把朱子学奉为“官学”。明治维新之后,1890年,日本天皇公布了《教育敕语》,确立了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国民道德教育方针,这标志着朱子学在日本已逐渐融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15世纪初至16世纪中叶是朝鲜李朝时代的鼎盛时期,朝鲜产生了自己的朱子学集大成体系(退溪学),朱子学已成为朝鲜民族自己的文化,并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正统地位。B项的国学(国家的文学总称包括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应改为官学,即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学术。
点评:一般考查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积极影响。如: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