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圣王怎么处理士、农、工、商,没有涉及到重农抑商政策。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管仲改革期间,某贵族拥有封地3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纳赋税的田亩数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某同学在写历史小论文,其中涉及“明清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明朝中叶江南手工业部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开始出现,不是普遍现象,A错误。B宋朝时期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放宽,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出现“夜市”。 C是在明清时期出现; D是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农村民间集市“草市”;排除ABD。因此选择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工商皆本。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图是隋唐时期著名城市分布图。对图中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唐朝丝绸之路的起点
B.②是隋朝大运河的中心点
C.大运河的开通催生了城市③
D.唐朝政府在④设立市舶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依据所学,唐代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应是图中的②,故A错误;大运河的中心点是洛阳,故B错误;③是北京,早在西周的时候就是封国燕国的政治中心,故C错误;唐代的时候在广东设立市舶使,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即图中的④,故D项正确。
所以应选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1分)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古代中国,封建城市的繁荣水平远远超过同时期的西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城市中,人口规模超过100万的有3个,另外还有十个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在50至100万之间。与之相比较,封建时代的西欧,城市人口规模要小得多。……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整个西欧地区,只有巴黎、科隆和伦敦三座人口超过5万的大城市。那些著名的工商业中心城市,……都不过只有两三万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发展较之西方乃至世界可谓是一枝独秀。
——张冠增《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业垄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农耕文明发达的明清时期城市发展“一枝独秀”的原因。(5分)
材料二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后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A.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2)“尽管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发展水平远远不及中国,但已经出现了推动这一局面发生变化的因素”。请依据材料二概括说明这一观点。(6分)
参考答案:(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宋元时期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5分)
(2)中国:城市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西方:城市自治权利较充分;以立法推动城市化进程;商业影响较大。(6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古代和近代东西方城市文明的不同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比较能力和历史阐释能力。第(1)题可以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政治上主要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保障;经济上主要是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等方面。第(2)题本问注意从两个角度作答,中国方面和西方方面。。从中国:“朝廷控制””司法随意”;欧洲:“自治和独立”“法典保护”“商业影响大”分别进行理解分析,组织语言作答。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中世纪的西欧经济·西欧城市发展·中外城市化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试题《明治维新》考点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