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包含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科技实用化和思想的人文化等方面。可分为五个阶段:①16世纪初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②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③20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全面到来,社会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④二战后到70年代初,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顺利推进。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
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于亚洲,战争改变了原有的格局。从此,中国同周边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图1为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图2是最近发生在美国,并且很快蔓延欧洲的一种现象。占领华尔街的示威口号席卷全球,意指全球财富只集中在1%的富人手里。
问题:
(1)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被称为“前工业文明时期”,请用史实说明其在经济、思想和科技方面的体现。(6分)
(2)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请结合19世纪英国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深入发展。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6分)
(4)结合图2说明图1的寓意,它在发展中国家的体现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体现:①经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及拓展。(2分)②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2分 ③科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牛顿经典力学体系(2分)。
(2)①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较多席位。(2分)②中国:a政治:中国丧失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4分)? b经济:中国逐渐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分)
(3)①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②中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至少答两点4分)
(4)体现: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柄双刃剑,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3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及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不同作用,关键是联系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概括。第(1)问时间是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从三个方面概括即可。在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经济上,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几乎同一时期,意大利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在思想解放的潮流之下,近代科技出现了。第(2)问关键是:“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是1832年议会改革。中国19世纪界碑意义的一次战争是鸦片战争,是工业文明对中国冲击的产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问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减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农村与城市。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了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第(4)问关键理解题意,题干旨在说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主要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殖民霸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16 世纪纪中叶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帝国
B.17 世纪初荷兰控制世界贸易
C.英荷殖民战争使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
D.18 世纪法国是最大的殖民强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16世纪以后英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这说明16世纪以后英国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故C项正确; A、B、D三项与题干时间16世纪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一书中这样描述:“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评论不符合材料意图的是
A.在资本主义为主体的体系下,人类各个文明逐渐被纳入了统一的整体
B.新航路的开辟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C.新开路开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的灾难是作者要强调的主旨
D.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由材料信息可知,黄邦和认为,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不同文化日益融合;殖民扩张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推动了思想的解放。故A、B、D 表述正确;C项是消极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点评:新航路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也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同时又是殖民掠夺之路。①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导致“商业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出现。③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开始,导致东方国家日益贫困和落后。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记录了欧洲列强在19世纪的经济状况,表1、表2数据共同反映出
表1:欧洲列强GNP(1840—1880)
|
?
| 1840
| 1860
| 1880
|
俄国
| 11.2
| 14.4
| 23.2
|
法国
| 10.3
| 13.3
| 17.3
|
英国
| 10.4
| 16.0
| 23.5
|
德意志
| 8.3
| 12.7
| 19.9
|
表2:欧洲列强GDP(1840~1880)
| ?
|
?
| 1840
| 1860
| 1880
| ?
|
俄国
| 170
| 178
| 224
| ?
|
法国
| 302
| 365
| 464
| ?
|
英国
| 394
| 558
| 680
| ?
|
德意志
| 267
| 354
| 443
| ?
|
| | | | | | |
|
?
A.俄国生产能力明显领先于列强? B.法国农业经济拖累了工业发展
C.经济数据是大国崛起唯一指标? D.英法的大国地位遭遇严重挑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以数据表格的形式主要考查大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解决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A无法全面反映题干,B的表述在题干中无法具体表现出来,故排除;C的表述过于绝对,大国崛起是众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而经济数据也不是其唯一的指标,故排除;从两项经济指标来看,俄国和德意志是后来崛起的大国,它们的经济指标逐渐接近或超过老牌大国英法,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