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一贯奉行决不妥协的政策。“决不妥协”是指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②必须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③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与台湾国民党集团断绝外交关系;④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组合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我们党对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是: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所以②错,可以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①现代化;②人类;③世界;④未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农·史密斯曾说:“实际上,全球化是早在我们共同的祖先在非洲大陆上就开始的,这是在五万年前就开始的活动。”这一观点实质上强调了
A.全球化与工业革命无关
B.全球化是以市场贸易为基础的
C.全球化是古老的人类活动
D.全球化是从非洲大陆开启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了商品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A、D项违背史实。C项没有反映这一观点的实质。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右图是《取缔编结发辫告示》,依据图片中的信息,

与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曲折前行。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很少有选择的余地。当这些年中国的内战与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扩张同时发展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全球背景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初)国民党领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不管他们对美国来说是多么讨厌,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894页
材料二?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新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美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010,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民版)必修2
材料三?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摘编自百度文库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分析为什么美国“除了支持他们之外别无选择”,并说明这种“支持”对中国的影响。(7分)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尼克松改变了世界”和“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两句话的含义的?(8分)
参考答案:
(1)世界形势:二战后,美苏由战时的合作转入战后的对抗;东欧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美国试图利用国民党中国来遏制苏联。(3分)
美国国内环境:到二战结束时,全世界大部分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随着战争的结束,战争需求缩减,出现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征兆。(2分)影响:政治上,加剧了国共破裂,加速了内战的爆发于扩大; 经济上,美国商品和资本大量输入中国,是造成中国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2分)
尼克松改变了世界:结束了中美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有利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4分)?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在争霸中处于劣势;遏制中国的外交失败;西欧、日本的挑战;第三世界的崛起(4分)
本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以及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之间形成冷战对峙局面,美国试图利用国民党中国来遏制苏联。根据材料二“美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至少在60亿美元以上,约占各国在华资本总额的80010,几乎垄断了中国市场”等说明二战后全世界大部分生产能力和财富都集中到了美国,美国积极进行经济扩张。
(2)“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这句话实际上是说明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句话实际上是说明尼克松改善中美关系的背景。尼克松改变了世界:结束了中美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直接推动中日关系改善;有利国际局势的缓和,促进世界和平。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在争霸中处于劣势;遏制中国的外交失败;西欧、日本的挑战;第三世界的崛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