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属于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变化的有①火车、轮船交通工具的使用?②利用有线电报传递信息?③通过报纸阅读新闻、评论?④见面称“先生”,行握手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判断题 周恩来曾在某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一国际会议应是
A.1953年中印双边谈判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亚非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大
3、判断题 1992年8月1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发布的文件中写道:“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此言论在当时有利于
A.“一国两制”的制定
B.和平统一方针的确立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三通”的实现
4、判断题 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之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千古一辩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是
A.万物的本原 ?
B.探究天理的途径
C.儒家的纲常伦纪 ?
D.发明本心
5、判断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开始于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