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7分) 2010年10月31日,历时184天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圆满结束。这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被誉为“经济、文化、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并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博会,吸引了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游人如织,盛况空前。据统计,展览期间共有7000多万人次参观、2万场次文化演艺活动上演及一系列论坛的举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缓慢过程相比较,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主要是五个通商口岸)却于战后迅速畸形繁荣起来,其中以上海发展最快。上海地处长江出海口交通便利,又距丝﹑茶产地很近。因此,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在战后就开始将经济侵略的重心转向上海。自50年代中期起,上海的出口贸易占全国出口的一半以上,取代广州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材料二?上海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较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较早觉醒并进行伟大抗争的重要地区。
材料三?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政府对这次博览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博览会会场内,中国展区设有农业馆、矿业馆、交通馆、美术馆等。在中国展馆里,中国的茅台酒和张裕酿酒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奖。茅台酒被评为世界第二名酒。可雅白兰地获4枚金质奖章和最优秀奖,遂更名为金奖白兰地。在本届博览会上,中国展品共获得1211项奖,在全部31个参展国中独占鳌头,这也是中国参加历届博览会所获成绩最优秀的一次。
材料四? 1910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新中国》(如图),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在小说里,主人公陆云翔与妻子游历上海,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彬彬有礼,而街头的新生事物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更让陆云翔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后跌醒,方知梦幻一场。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
——《百年世博梦》、上海金融网

材料五?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下图即为其会徽与吉祥物。

(1)根据材料一,列出上海在鸦片战争后“畸形繁荣”的原因。(3分,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出现的近代经济因素及其典型代表。(2分,任举一个代表即可。)
(2)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表格所列出的四个时间发生在上海的“中国人民较早觉醒并进行伟大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产生的最主要影响。(8分,每空1分。)
?
| 重大历史事件
| 最主要影响
|
1915年
| ?
| ?
|
1919年
| ?
| ?
|
1921年
| ?
| ?
|
1937年
| ?
| ?
|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展品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国内因素。(4分)
(4)材料三中陆云翔的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其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
(5)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上海世界博览会体现了哪些时代理念?(1分,不得照抄会徽与吉祥物下的解释。)
参考答案:(1)①原因:地处长江出海口,交通便利,有利于商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1分)
距丝、茶产地很近,有利于就近获取廉价原料;? (1分)
资本主义将经济侵略的重心转到上海。? (1分)
②近代经济因素及其典型代表: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如发昌机器厂(或答洪盛机器碾米厂);
外商企业,如耶松船厂;
洋务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或答轮船招商局);(任一种类型和代表即可2分)?
(2)(8分)
?
重大历史事件
最主要影响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或答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9年
五四运动(或答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
中国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1921年
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答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37年
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计划)
(3)因素:中华民国政府重视民族工业的发展,重视开辟世界市场,参与国际交流。
“实业救国”成为社会主要思潮。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短暂春天(进一步发展)。(任意答出两点即可2分)
(4)主要依据: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不独立,国力衰弱,国际地位低下。?
(1分)
(5)体现:城市的发展需要和谐共生;城市的发展需要以人为本? (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
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井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10分)
参考答案:
(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5分)
(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
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0分)
本题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并结合该时期的美苏掌握核力量的史实即可回答。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潮、战后反思,再根据材料“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即可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关于其作用主要从世界和平、核垄断的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8年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建国后有关西藏历史发展的新闻发布会。以下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下列对西藏变化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项目 时间
| 工业总产值
| 农业总产值
| 人均收入
|
1949年
| 0
| 0.24亿元
| ——
|
2007年
| 47亿元
| 76.34亿元
| 2778元
|
①党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②在全国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各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援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建国后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运用排除法,②的表述错误,西藏自治区的建立是在1965年,并非第一个建立,①、③、④三项表述都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13年7月1日,上海《时报》发表的《考师范之笑话》一文中刊载了一条消息,江苏第一师范举行的约有300多名中小学生(应试者)参加的问卷调查中,对孔子和孟子的崇拜远远大于对孙中山的崇拜,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辛亥革命对封建思想批判不彻底
B?孔子和孟子的思想顺应民意
C?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逆流
D?辛亥革命未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综合时代背景分析,袁世凯上台后在文化领域内大兴封建复古之风,“四书五经”被列为学校的正式教学科目,在校的中小学生大受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共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 内蒙古自治区 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西藏自治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内蒙古自治区是1947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1955年成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是1958年成立的,西藏自治区是1965年成立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