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09年1月山东乳山市高三期末)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
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
---门下省---尚书省--工部。这说明唐朝中央职能部门
A.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和监督
B.中国古代中央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和加强
C.唐朝中央制度中民主原则的体现
D.唐朝通过三省六部制废除了宰相的权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兴修水利工程中央机构的运行程度上看是有分工有监督的。中书省草拟,门下审批,尚书执行。B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10分)阅读下表内容,回答问题:
《封建王朝兴亡表》(部分)
王朝
  | 起讫时间与换代方法
  | 享年
  | 
秦
  | 前221~前207年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被秦末农民 大起义推翻,二世而亡
  | 15年
  | 
西汉
  | 前202~公元9年 由王莽禅代
  | 212年
  | 
东汉
  | 25~220年 为黄巾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曹魏禅代
  | 196年
  | 
三国
  | 220~280年 蜀亡于魏(263年) 魏由西晋禅代(266) 吴亡于西晋(280)
  | 61年
  | 
西晋
  | 266~316年 亡于匈奴族所建的汉
  | 51年
  | 
东晋 南北朝
  | 317~589年 北周禅代于隋(581),陈亡于隋
  | 273年
  | 
隋
  | 581~618 年 亡于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江都兵变,二世而亡
  | 38年
  | 
唐
  | 618~907年 为黄巢农民大起义瓦解,由朱温后梁取代
  | 290年
  | 
五代
  | 907~960年 赵匡胤借兵变禅代后周
  | 54年
  | 
北宋
  | 960~1127年 亡于女真族所建的金
  | 168年
  | 
南宋
  | 1127~1276年 亡于蒙古族所建的元
  | 150年
  | 
 
有人据上表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王朝更替是简单的重复,而有人则认为是螺旋式上升。评论关于王朝更替的某一种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示例,仅供参考,其余言之成理、成文的答案均可按照评分标准给分。)
答案一:认为王朝更替只是简单的重复。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都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思想上,仍然是传统的儒学、佛教、道教思想流行。
答案二:认为王朝更替是螺旋式上升。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宋代成功地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分裂割据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如城市中打破了市坊界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等;思想上,儒学、佛教、道教三家融合形成了新儒学——理学。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评论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有观点,言之有理,有据,评论的过程成文即可按照评分标准给分。本题属于观点评论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
第一,要针对材料信息,阐明自己的的观点(论点);
第二,要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做到有理有据;
第三,要有总结性的点评性的结论;
第四,评论的过程,要言之成文。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要针对材料信息,阐明自己的的观点(论点),然后从史论结合的角度分析作答。
评分标准:
一等(10~8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7~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示例,仅供参考,其余言之成理、成文的答案均可按照评分标准给分。)
答案一:认为王朝更替只是简单的重复。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都延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思想上,仍然是传统的儒学、佛教、道教思想流行。
答案二:认为王朝更替是螺旋式上升。下面就以唐宋更替为例加以说明:政治上,宋代成功地解决了藩镇割据的问题,从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的分裂割据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得以较快发展,如城市中打破了市坊界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出现等;思想上,儒学、佛教、道教三家融合形成了新儒学——理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古代中国朝代更替·秦朝至南宋朝代更替总体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皇帝独裁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秦朝开始,史书中写到皇帝时用“上”代称。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等同于“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皇帝”,全国的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帝独裁,故选B。
点评: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空前统一的秦王朝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帝制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这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的解释,该时期是

A.夏商西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
D.两晋南北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由从世袭、财产共有、阶级制、封建制、宗庙议事到尚贤、财产私有、齐民化、郡县制、庙堂议事,反映此时出现私有制、打破了血缘世袭的局面。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