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人说:“理念世界是真实而完美的存在,现实世界只是人类感官对这个完美世界的不完美的折射。”此人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思想家及其主张。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将物质与意识本末倒置的一种哲学观,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看到“打倒帝国主义”口号时,曾经表示过不满。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竟然提起此事,并笑着说:“我认为,像我这样的人放了许多空炮……你(尼克松)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也不在内。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毛泽东说自己“放空炮”,是在暗示( )
A.中美之间的矛盾是虚构的
B.美国已经不是帝国主义国家
C.中国在淡化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
D.中国感谢美国帮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美之间的矛盾是现实的不是虚构的,A项错误。对于当时的中国,美国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仍然威胁着中国的安全,B项错误。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是障碍而不是动力,D项错误。“放空炮”强调美国不在“打倒之列”意在淡化中美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发展,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导致这种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展的结果
B.共同的文化背景
C.吸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D.国际地位提高的需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论语?宪问》
子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
材料二?以其本心论之,管仲才陈于桓公而见于行事者,皆微权小智,虽假尊周为名,其意则富强其国而已。固君子才羞道也。
——明·宋濂《宋学士文?静学斋记》
材料三?迫难两全之际,捐小以全大,乃与其初心小异而不伤于大同。故管仲事雠而夫子许之为仁,以其知小大公私之辨也。使怀子纠之怨,忿戾以去其故国,北走戎,南走楚,必与桓公为难,而雪其悁悁之忿,则抑匹夫匹妇之不若,禽兽而已矣。君子之称管仲曰“徙义”,徙而不伤君子之素,则合异于同,而无媿(愧)于天下。
——王夫之《读通鉴论?明帝》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孔子评价管仲的标准。(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濂和王夫之对管仲不同态度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
(1)①以仁的标准肯定了管仲对国家和社会的功绩。
②以礼的标准批评了管仲的个人道德。(每点4分,满分不超过8分,仅答出标准而不能说明得4分。)
(2)①宋明理学居正统地位,宋濂以忠于天子的道德标准否定管仲。(3分)
②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形成张扬个性,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王夫之以“捐小全大”肯定管仲(3分);明末清初,各种矛盾交织,王夫之以华夏正统肯定管仲。(1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突出了仁的作用,所以第一个标准为以仁的标准肯定了管仲对国家和社会的功绩;依据材料“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侧重管仲知礼,可见其以礼的标准批评了管仲的个人道德。
(2)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二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加以回答,即宋濂时期理学思想占主导地位,王夫之时则产生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可以得出宋明理学居正统地位,宋濂以忠于天子的道德标准否定管仲。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形成张扬个性,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王夫之以“捐小全大”肯定管仲;明末清初,各种矛盾交织,王夫之以华夏正统肯定管仲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3年3月25日,新一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进行,梁振英当选为新一届行政长官。梁振英领导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据下列哪些原则治理香港?
①一国两制 ②港人治港③依法治国④高度自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享有港人治港的高度自治权,①②④正确;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治国方略,可以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