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历史上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苏联人就象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他所指的是
[? ]
A.第一次柏林危机?
B.第二次柏林危机?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所谓“岛链”,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特定概念:“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屿链。”?
“第一岛链”指位于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等群岛。“第二岛链”指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硫磺列岛)、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帛琉群岛及哈马黑拉马等岛群。“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基地群组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岛链”提出的背景、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对中国的意义。(9分)
参考答案:
(1)(6分)背景:冷战时期美苏对抗,太平洋方向是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战线。
目的:围堵亚洲东岸,对苏联、中国等共产国家形成威慑之势。
(2)(9分)突破第一、第二岛链,有利于国家安全、保障海洋权益、实现国家统一。(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本题解析:(1)1951年,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首次明确提出“岛链”这一特定概念。这一时期美苏冷战,两极对峙,美国北起日本、南至澳大利亚,加强在太平洋地区的防务,是为了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包围和威慑之势。
(2)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考生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对中国的意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5年12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的声明:“美国深知目前中国国民政府是‘一党政俯’并且相信如果这个政府的基础加以扩大,容纳国内其他政治党派的话,即将推进中国的和平、团结和民主的改革。……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应有效地成为中国国民军。”上述声明反映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是?
[? ]
A.消除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力量?
B.推进中国和平进程、避免内战
C.建立民主协商的联合政府?
D.支持蒋介石强化独裁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12年是欧元正式流通10周年,2013年将是欧盟正式成立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二?……随着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和美苏冷战的爆发,美国把支持欧洲联合视为遏制苏联的战略步骤,同时,也希望借助欧洲一体化来促进东欧的“解放”。然而,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开始变得复杂起来。……由于美国自身的经济出现了严重收支不平衡的状况,美国也开始强调维护其经济利益以及它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变得更加强调具体条件和具体情况了。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用书》
材料三?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节选)

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唤起合理经济”是针对什么状况而言的?简要评价“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欧洲联合态度的变化,并联系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的特点。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欧洲经济共同体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状况:二战结束,美苏由盟友转为对抗,形成美苏冷战对峙局面;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经济陷于崩溃,急需美国输血援助。二战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同时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评价:马歇尔的演说, 实际上宣布了美国‘援助欧洲’的方针,目的是通过经济援助帮助西欧经济恢复、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进而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实现称霸世界的战略。
(2 )态度变化:由二战初的明确支持到20 世纪60 年代以后态度复杂,并且讲究具体条件。原因:美国自身经济出现收支不平衡,甚至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西欧经济的发展构成对美国经济的威胁,挑战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西欧在政治上要求“一个声音”说话,力求摆脱美国控制。
(3 )特点:促进欧洲经济共同均衡发展,加强成员国之间联系;建立共同的市场和相近的经济政策;以共同的政策和税率对待第三国家;逐渐超越经济联合,促进各国法律一致等。影响:有力冲击两极格局,在资本主义世界构成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加强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肯尼迪曾对某一事件这样评价:“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这一事件是(?)
A.柏林事件
B.朝鲜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
D.越南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