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于丞相的是?(?)
①负责管理全国军事②负责监察百官③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④掌握群臣奏章
A.①
B.②
C.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秦朝“三公”是指在中央设丞相、 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与之有关的措施包括
①西汉设置“中朝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明朝设立内阁?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唐朝实行三省制,皇帝之下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并诏令以后子孙后代不许设立丞相。③④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但不是削弱相权,可以排除。故选A。
点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在唐代科举制选拔出的人才中世族子弟依然占据支配地位,下层民众所占比例较低,说明唐代的科举制尽管较九品中正制有很大的进步,但在人才选拔上依然不够公平、公正,仍然须进一步完善,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错误,与科举制本身的史实不符。
点评: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实行时间最长,最为完善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关于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所享有的权力,正确的描述是
①明朝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可以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
②明朝内阁大学士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③清朝军机大臣负责承旨拟写,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④清朝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制定军国大计等机要政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明朝内阁制下,内阁只是顾问机构,始终不是合法的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也不归其统属,所以①说 法不正确,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列官员不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宋朝的通判
D.宋朝的转运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宋朝的转运使主要是负责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上缴中央,因此不具有监察职能,D符合题意。A负责监察秦朝中央百官,B负责监察汉朝地方诸侯国和高官,C负责监察宋朝地方长官知州,因此都具有监察职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