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4分)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抱的地理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圈与沿黄河经济带交汇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全国性优化配置,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
——据中华五千年网·齐鲁文化
(1)材料一中说“齐鲁”和“山东”两
个地理名词可以通用。山东称为“齐鲁大地”与中国古代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有关?(4分)
材料二 ?“世界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纪念币(见右图)

(2)孔府、孔庙、孔林(简称“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他的力量无比庞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
(3)材料三中,韩素音高度评价了“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请指出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材料四?从2004年第一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学至今,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学堂。?
——《世界知识画报》2010年第2期《中国风过境》专题
(4)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当今儒学得到弘扬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西周(2分)的分封制(2分)
(2)①“三孔”与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直接、密切的关系,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②“三孔”规模宏大,特色鲜明,历史悠久,保护良好,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价值。(4分)
(3)进步因素:①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主张“以德治民”;③提出可以“损益”旧章法(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④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公平)。(8分)背景: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当时,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大变革,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的旧势力旧制度趋于崩溃瓦解,众多新因素萌生、发展。(4分)
(4)①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儒家的“仁”、“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主张为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依据。②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国外研究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具有行政职能的中央机构或官职是①中书门下②尚书省③参知政事④中书省⑤三司(?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说明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政体既非古希腊民主政体又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特殊君主政体形式,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保存有一定部落联盟的色彩,所以答案选C,A D两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B项说法不够准确没有突出题意主旨。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