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重申议会下院掌握税收、拨款等财政决定权。”“国王只能从‘议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中任免大臣和高级官员。”材料表明?
A.英国议会有征税的传统
B.议会要求剥夺国王的权力
C.当时已经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政体
D.国王迫于无奈接受《大抗议书》
2、判断题 大生纱厂的创办,是张謇“舍身饲虎”的第一步。它的诞生,使一方原本荒芜冷僻的乡野,很快转变成一座举国瞩目的近代化工业城镇;经济史学家们所称的“南通模式”,也由此而奠定基础。大生纱厂与下列哪一企业性质相同
A.发昌机器厂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耶松船厂
3、判断题 (24分)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日本关于农业改革的措施
国家
| 措施
|
俄国
|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农奴可以出钱赎买得到一块份地。
|
日本
|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农、工、商和僧侣、神官改为平民。
|
(1)根据材料一,比较俄、日农业改革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
材料二?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啥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材料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分)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当“西学东渐”产生之时,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社会已经失去生命力,变得衰老、迟钝乃至僵化。而西方则是“19世纪及20世纪震撼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其它种种进步的摇篮和发明者,因而西方能从自身的文明中完成近代化……而中国由于自身独特的传统,则只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借助外部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认识。(6分)
4、判断题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这一情况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民族资本的总额大幅度增加
B.民族工业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促成中华实业团等成立
5、判断题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一书描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的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一项利益,却又代表得足而又足。”这表明
A.英国社会很难动摇其传统政治格局
B.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内阁制存在很大弊端
C.这是由以新贵族为主领导完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决定的
D.英国原有的政治结构已不适应工业革命所引发的阶级关系变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