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
B.唐朝政府严格管理经商人员和市场
C.明朝时期,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清朝前期,完全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2、选择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3、判断题 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争霸战争的需要
B.保障赋役地租的征收
C.抵御外国的入侵
D.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4、判断题 阅读下来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户不得逾百张(织机)……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摘自《江宁府志》
材料二?江浙财团最早的雏形是宁波商帮。“宁波帮”源于宁波而成于上海。鸦片战争后,宁波人开始向上海进军,最初主要从事商业、沙船运输业和钱庄业,19世纪晚期随着西方经济的进一步入侵,“宁波帮”又向近代工业企业和新式银行扩展,在这一过程中,“宁波帮”还扩展该帮成员,其联络对象由宁波籍扩大到浙江、江苏籍,甚至包括安徽籍,因此“宁波帮”演变扩大为“大宁波帮”——“江浙财团”。1904年,清廷户部尚书鹿钟麟奉谕组建大清户部银行,因国库空虚,邀请民间资本入股,原受邀的山西票号一致拒绝入股,结果使户部银行由江浙绸缎商筹办。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大清银行(中国银行的前身),资本扩充至一千万两,大部分由江浙商人掌握。至中华民国初期,江浙籍人士控制的银行已成为上海金融界最重要的力量,江浙财团至此正式崛起并达到鼎盛时期。
材料三?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奠定了当今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新中国的诞生,消除了长达百年的社会动荡,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现代化在制度创新、工业化建设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当然,那三十年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个基本的事实是,1955年,中日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平,而到了1977年,中国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章百家《变动的中国和变动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初期针对该经济成分所采取的政策及其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浙财团”在近代崛起并达到鼎盛的主要因素(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为当今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哪些基础?(6分)举例说明这一时期发生的严重失误。(4分)
5、判断题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榖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了:
A.西汉初期商业势力还很弱小
B.中央政府对商业势力进行了有效控制
C.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
D.地方封国势力与商业势力相互勾结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