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话主 要反映了旧中国时期为
[?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右图漫画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荀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老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漫画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认为“灾祸的里面隐藏着幸福”,这与老子的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一致。A荀子主张“仁义、王道”;B墨子主张“兼爱、非攻”;C韩非主张“依法治国”。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各派的学说。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 ]
A.主张君轻民贵
B.维护统治秩序
C.强调层层分封
D.体现以德治民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正确,体现儒家“仁”“仁政”思想;B不对,体现道家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体现墨家“兼爱”“非攻” “尚贤” 等思想;D不对,体现法家法治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诸子百家。
点评:本题属于识记型选择题。作为选择题中的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能力,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它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如年代、地名、人物、机构、标志性事件等。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指出其时代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战国、西汉、明末清初。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的时期。西汉时期是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
(2)韩非子主张法治。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
(3)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