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与崩溃
B.是传统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任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的反封建斗争,虽然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但根本没有也不可能实行,所以不能认为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马关条约》不同于《南京条约》的突出特点是
①签订于列强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②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③反映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④通商口岸已深人中同内地
[? ]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是:
A.湘军的进攻
B.天京的内乱
C.北伐的失利
D.外国的助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856年,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故选B。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
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农民阶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在思想上受皇权思想、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8分)
材料一:

材料二:拼死厮杀的战场已经是沧海桑田,苦难的伤口也只在隐隐作痛。当我们用一个民族的诚意铸剑为犁的时候,一衣带水的邻国却在往伤口上撒盐。近年来,日本政府在各种场合拒不承认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甚至以咄咄逼人的态势挑起中日矛盾:靖国神社、教科书上、钓鱼岛、潜在的核武器……昨日的侵略与今日的扩张,让我们久久不能遗忘和释怀。?——引自天涯论坛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分)
(2)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4分)
(3)两场战争,结局截然相反。你认为造成图1这种场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两场战争,结局截然相反。你认为造成图2这种场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5)当德国总理勃兰特的惊天一跪,德国在世界人民赢得了尊重,全德国人民站了起来。尤其是法国,与德国更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然而如今的日本依然无法正视历史,中日关系渐行渐远。阅读材料二,作为中国人你有何感受?如果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角度,你想对日本政府说些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图l: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2分)
(2)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分)
(3)主要原因:图l: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4分)
(4)图2: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4分)
(5)对日本侵略者的凶恶残暴表示无比愤怒;落后就要挨打;(反思)要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发奋图强,振兴中华(责任感、使命感);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认真反思,以史为鉴。(4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中从图1“1894年4月日本马关”可以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从图2中“1945年9月、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现南京军区大礼堂)、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同盟国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何应钦”可以判断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第(2)问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可从对中国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第(3)问关于中日 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从主观(清政府)、客观(日本)、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与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外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支持日本入侵)等方面分析。第(4)问关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主观(全民族统一抗战)、客观(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国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方面分析。第(4)问中第(1)问面对德国认罪、赎罪,而如今的日本依然无法正视历史,更多的感受是愤慨;第(2)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注意答题角度可从日本必须反思、中国必须自强来分析。
点评:关于历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1)相同点:①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的对外战争;②都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的;③两次战争中日本都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等);④都进行了残酷的经济掠夺。(2)不同点:①从背景上,前者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后者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②从战争的时间和规模上看,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远远大于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时间不到一年,侵犯地区多在沿海和辽东半岛、澎湖列岛一带;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前后长达15年之久,战火燃烧大半个中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更为严重。③前者日本战胜了中国,勒索大量的财富,加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致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后者中国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 ]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