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宋词,此词出自晏殊(蝶恋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唐诗行路难李白的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楚辞,是屈原的名句。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出处《龙文》及“一竖一撇一勾一点”等信息可知,歌曲描述的艺术形式是书法。
考点:传统文化
点评:词义内容仿古典诗词的创作,曲风为中国小调或传统五声音阶的创作,或编曲上加入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二胡、洞箫等。歌词里有书法或国画的元素存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听众产生共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画
C.至商代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D.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中国四大发明诞生的时间顺序是
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火药 ④印刷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前人的一些记录中,我们可以约略领略北宋鼎盛时期的汴京的繁华。“人来客往,买卖兴旺。“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 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你看不到唐时长安那堂皇气派的王者风范,但市民之忙忙碌碌,力夫之竞竞营营,店铺之财源滚滚,车马之喧嚣过市,仕女之丰彩都丽,文士之风流神韵,建筑之鳞次栉比,街衙之热闹非凡,绝对是唐朝的长安、洛阳见不到的繁荣发达景象。
---- 摘自《同舟共进》杂志2011年第1期
材料二 中国对联艺术宝库中有这样一幅非常典型的双关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材料三 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亲意,不践古人。”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北宋鼎盛时期汴京的城市商业繁华的主要表现。(3分)
(2)文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喻意是指什么?朱子的思想产生了怎样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宋代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的历史地位。(2分)
参考答案:
(1)打破了坊市界限,“坊市合一”;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城市经济功能大为增强;商业活动的时间、地点都不受限;市内有娱乐场所瓦肆等(答出3点即可3分)
(2)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朱熹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学说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其学术思想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3分)
(3)宋代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反映在文学上(如宋词)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意境,反映在艺术上强调精神气度(如书法)(2分)
(4)在汉、唐的基础上,宋朝社会无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都有新的发展,而且在许多方面都是空前的、跻于当时世界前茅的。可以说,宋朝社会发展的高度总体上超过了唐朝社会。(2分)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商业发展的分析与认识。一方面要联系所学,另一方面要紧扣材料,从材料中寻找答案。如材料“……‘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 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市民之忙忙碌碌,力夫之竞竞营营,店铺之财源滚滚,……”。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朱熹在儒学发展过程中地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时首先要明白对联的含义:这副对联强调了眼、鼻、眉、胡联系和发展的关系,也恰恰是朱熹和儒学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写照。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朱熹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然后再结合所学回答影响。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理学影响的分析与认识。首先要明确宋代理学的思想主张,再联系宋代的文艺发展成就,结合材料“……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亲意,不践古人’”归纳总结。
第(4)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的分析与认识。本题综合概括性较强,回答时需对宋代所取得各方面的成就梳理一下,再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贸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同时需注意语言的概括性,不可面面俱到。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文化发展·宋文化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近代中国反侵略、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