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此孟子特明升平,授民权、开议院之制。盖今之立宪体,君民共主法也……以 国者国人公共之物,当与民公任之也。孔子之为《洪范》曰:‘谋及卿士,谋及庶人是也。’尧之 师锡众曰:‘盘庚之命,众至庭。,皆是民权共政之体,孔子创立,而孟子述之。”
——康有为《孟子微》
材料二从事革命者,于破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 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 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军政时期即“以党建国”的暴力革命时期,训政时期即“以党 治国”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时期。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特征及其成因。?(7分)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是如何认识中国宪政的发展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与 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差异。(8分)
参考答案:
(1)特征:将西方的民主、民权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3分)成因:西方启蒙思想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减少变法阻力。(4分,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认识:中国民主宪政必须走军政、训政、宪政三个阶段,必须先经过暴力革命,然后过渡到政党政治和共和政治。(4分)差异:①政体上的差异:康主张君主立宪;孙主张民主共和。②革命方式的差异:康主张渐进改良;孙主张激进革命。(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此孟子特明升平,授民权、开议院之制。盖今之立宪体,君民共主法也...皆是民权共政之体,孔子创立,而孟子述之”并结合所学维新思想的知识,即可概括出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特征,其成因可以从政治力量、社会思想等角度说明。
(2)根据材料二“...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 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时期”即可概括出孙中山对中国宪政的发展的认识。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立宪派,从其派别的主张的政体、道路出发,不难得出其主要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问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看图)

材料三?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圆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幕;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11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原因。(9分)
参考答案:(1)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中的法德冲突。?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11分)
(2)反思历史的教训,欧洲的发展必须消除战争和仇恨,走联合之路,走和平发展之路;
欧洲经济的发展,要求超越国界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在冷战背景下,要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保证欧洲的安全,必须走联合之路。(9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台湾作家钟理在《原乡人》中的这句话突出表达了( )
A.台湾各党各派实现祖国统一的迫切要求
B.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
C.作者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台湾同胞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学生对材料的理解。依据材料中“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可知,作者希望统一,而不是简单的落叶归根的观念。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在许多情况下,历史的发展是实践推着政策走,观念和政策的更新往往是对事实的追认。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B.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才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A项符合题干信息,故排除;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一化三改,在其指导下,我国一方面进行了三大改造,一方面开展一五计划,故B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项正确;1978年安徽小岗村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C项符合题干信息,排除;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就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体制改革就已拉开了序幕,1992年14大才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D项符合题干信息,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 )
A.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B.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
C.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
D.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苏格拉底不反对研究人类社会,主张发现自我,故A、C 有误。B 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表明D 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