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
A.水稻的发明较晚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2、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图表、图片、数据等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信息。
时间
| 人口数
|
战国末年
| 估计2000万人
|
西汉元始二年(西汉末)
| 5959万人
|
三国(魏、蜀、吴)
| 共767万人
|
晋太康元年(280年)
| 1616万人
|
隋开皇年间(隋初)
| 约4450万人
|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4844万人
|
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
| 全国有户891.4709万,总人口5291.9万人
|
唐代宗广德2年(764年)
| 全国有户293.3125万,总人口1690万人
|
宋、金、西夏、大理及其它少数民族(13世纪初)
| 合计已超过1.2亿人
|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 5883万人
|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 6054万人
|
清顺治八年(1651年)
| 1063万人
|
乾隆六年(1741年)
| 14341万人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 30148万人
|
道光十四年(1834年)
| 40100万人
|
仔细阅读和观察表中不同时期人口变化的数据,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3、判断题 中国古代农民创造了一种“井渠”,这种水渠至今仍流行于
A.江南水乡
B.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C.东北黑土地
D.新疆吐鲁番一带
4、判断题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越窑的青瓷?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中国古代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包括(?)
A.改进农业生产工具
B.更新耕作技术
C.封建统治者的重视
D.重视农业灌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