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布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共同纲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权利法案》的颁布,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
A.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B.国王不能随意征税
C.国王“统而不治”
D.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成为历史必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所谓的君主立宪制就是国王的权力受法律的制约,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独立宣言》发表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爱尔兰和印度的被压迫地区受到欢迎……在法国,《独立宣言》被广为印刷,成为反英宣传的主要材料……《独立宣言》的文字被一再借用,表明这种对欧洲传统惯例的激烈而又具有创造性的挑战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美]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
材料二?美国革命实际上已经成了巴黎一种新的信仰,《独立宣言》则是他们的“圣经”。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只需要这本“圣经”就足够了,时任驻法公使杰斐逊说:“法兰西被我们的革命唤醒了,他们现在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同一时间,美国人却为法国人民对权利的热情所唤醒,为1789年10月美国报刊上刊登的法国《人权宣言》而激动不已。很明显,两个国家都在相互影响着对方。
——摘编自[美]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独立宣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宣言》怎样对“神圣权利”进行“绝妙阐述”。分析这一“神圣权利”在美、法两国革命时期的相互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印度:增强了印度人民反抗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信心。法国:成为反对英国的宣传工具;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认可美国《独立宣言》的主张)。
(2)说明: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分析: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宪法十条修正案)。(答三点即可)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内容: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时代背景,不难理解法国和印度各自追捧美国《独立宣言》的原因,对印度而言面临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重任;对法国而言,则面临去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任务,依据材料即可以整合答案。(2)结合时代背景,可以联想材料二中“对法国人而言,要寻找早已遗忘的,对神圣权利的绝妙阐述”是指启蒙运动时期对人权的阐释,即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主权。材料二文字内容阐释了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相互影响关系,依据史实可知法国启蒙思想成为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法国大革命爆发进而颁布《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推动美国颁布《权利法案》(宪法十条修正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19 世纪70 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预梁之柱。?
?—— 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
?材料三?19 世纪70 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形成军事、经济上的绝对优势,用暴力手段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在统一体中的中国试图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但终因各种因素而失败。
——摘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美、德代议制有哪几种类型,简述代议制确立的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赶上这种发展的机遇”当时中国有识之士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作的尝试。并分析其失败的根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2 ) 基本特征:?选举和议会立法。类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作用: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表明国家权力归于由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它对于人类世界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作用。
(3 )尝试: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根本原因: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和政治上的不成熟。
(4 )关系:经济发展为政治建设提供基础,政治建设又会促进经济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人权宣言》之所以被作为1791年宪法的前言,主要是因为它
A.规定了法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B.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否定了法国封建的等级制度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人权宣言》以“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为基础,确立了新社会的基本原则,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