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种探索的主要成果有()
①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②③④⑤
2、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伟大转折”主要是指本次全会?
[? ]
A.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B.明确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判断题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描述的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行
D.土地改革运动
4、判断题 邓小平说:“生产关系以什么为最好?要以能够尽快增加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不管哪种方式,都可以试一试。”邓小平的这段话说明了
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②坚持生产力的标准
③赞成生产关系的改革 ④不再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C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的影响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自然灾害的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