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A.东方从属于西方格局的形成
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A并不能体现题干中要求的“世界历史”即整体世界,B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就开始成为一个整体了,故B项不正确;C项,工业革命欧美把亚非拉变为自己的原料产地把他们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符合题干的要求;D项,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与整体世界也没有关系。故此题应选C项
考点:工业革命
点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人类进入了工业时代、蒸汽时代(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3)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逐渐兴起。(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5)传统工业的进步:钢铁工业的发展。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下图是英国19世纪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单位:%),当时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圈地运动的推行
C.工业革命的发展
D.殖民扩张的加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B不对,新航路的开辟、圈地运动的推行在14、15世纪已经开始;D不对,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已经开始殖民扩张;C符合题意,19世纪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工业化大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因此选C.
点评:本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即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稍有难度。审题要抓关键,如时间“1770—1821年”“英国农业工业”等,柱状图提供的有效信息时“变动”-----工业的比重超过农业。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确定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因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大工厂制度建立起来,所以工业收入比重增加;而手工业不断破产,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故农业比重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新兴西方的世界(1763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
⑴上图显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能够主导世界贸易的原因。(3分)
⑵请从商品交换(方式、内容)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分析欧洲、非洲、美洲之间贸易与欧洲、中国之间贸易的区别(5分)
⑶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参考答案:⑴主导原因:欧洲开辟了新航路,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殖民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3分)
⑵商品交换:①欧洲与非洲、美洲: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开展三角贸易。欧洲用制造品换取非洲的奴隶,再用奴隶换取美洲的金银、棉花、烟草、毛皮、鱼。(2分)②欧洲与中国:欧洲用赚取的金银换取中国的丝绸、
茶叶。(1分)
贸易性质:欧洲与非洲、美洲的贸易主要是掠夺性的殖民贸易;欧洲与中国
的贸易是正当贸易(2分)。
⑶对欧洲: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对非洲:非洲丧失大量青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贫困;对美洲: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但美洲的金银被大量掠夺;对中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的国力)。(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
[? ]
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
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
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 ]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