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同结果是因为
A.两者所处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两者对生产关系调整的内涵不同
C.所处时代农民的思想觉悟不同
D.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不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要找根本原因,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生产关系大大超前了生产力水平,因此失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所以取得成功。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边“摘棉花”的漫画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

[? ]
A.“大跃进”时期
B.人民公社化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 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是在1952年左右,时间不符;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1956年,时间不符;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题干要求;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于21世纪初期,时间不符。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形式,是合作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它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又不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写入党章
B.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D.“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邓小平理论主要阐述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其次还有一国两制以及和平与发展等理论,并没有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故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变化情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的把握。依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在1957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之后迅速下滑,1962年后开始回升。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人口数量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957年到1962年是不断上升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是不断升高的,不会在1957年后迅速降低,并在1962年达到-5的情况。受到“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断下降,到1962年开始调整,使之不断回升。
本题难度:简单